(二)(15 分)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拾薪为烛,调习达旦,不寐。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家。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避地者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金人再攻常州,飞四战皆捷;尾袭于镇江东,又捷;战于清水亭,又大捷。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全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飞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静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帝嘉纳。兀术归,飞邀击于静安,败之。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尤好《左氏春秋》(喜爱) B.父义之(认为……合乎正义)
C.宜兴令迎飞移屯焉(驻扎) D.仍益兵守淮(更加)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能节食以济饥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不以物喜
C.策之不以其道 D.徐以杓酌油沥之
9、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3 分)
(2)元术奔淮西,遂复建康。(3 分)
10、有学者称,无锡宜兴是岳飞的“第二故乡”,是“岳家军”的发祥地。宜兴还有岳飞的衣冠冢,有关部门拟在衣冠冢旁设立四个彰显岳飞形象的宣传栏,第一栏取名为“出生神奇”。请依据选段,拟写另外三个栏目的名称。(3 分)

答案:
7D
8A
9、(1)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他的射箭技艺。
(2)兀术逃跑到淮西,(岳飞或宋军、我军)于是收复(或恢复)建康。(奔、复、省略句各 1分)
10、家贫力学,力大无比,有情有义,骁勇善战,除暴安良(或造福百姓),智慧善谏,忠君爱国。(写出任意三点得 3 分)
参考例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父亲岳和,能节省粮金来救济饥民。有人耕种时侵占了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向他借钱的人,他从不强迫人家还债。岳飞出生时,有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上飞鸣,便以此为他取名(“岳飞”)。
(岳飞)家里虽穷但勤奋好学。特别喜爱读《左氏春秋》、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捡拾柴草作为烛火,通宵达旦背诵学习,不睡觉。不到二十岁,(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八石重的硬弩,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完全学会了他的射箭技艺,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在家里摆上供品祭奠。(岳飞的)父亲认为儿子的行为合乎正义,说:“如果你将来能够为国家效力,应该会为国家正义而献身吧。”
建炎四年,金兀术进攻常州,宜兴县令迎接岳飞部移兵驻扎境内。盗贼郭吉听说岳飞前来,逃入太湖之中,岳飞派遣王贵、傅庆追击打败他们,又派能言善辩的马皋、林聚前去劝说他们全部投降。有一位名叫张威武的不肯降服,岳飞单人独骑冲入他的营寨,将他斩首。避乱到此地的百姓得以免于盗贼侵扰,画出岳飞像供奉起来。
金军再次进攻常州,岳飞四战皆胜;尾随追击金军到镇江东。又获得胜利;在清水亭作战,又获将大胜。金兀术军趋近建康,岳飞在牛头山下预设埋伏等待金兀术一众。夜里,命令一百名士兵穿着黑色衣服流入金营袭扰。金兵惊慌失措,自相攻击残杀。金兀术军驻扎在龙湾,岳飞率三百骑兵、两千步兵赶至新城,大破金军。兀术逃跑到淮西,(岳飞或宋军、我军)于是收复(或恢复)建康。岳飞上奏说:“建康是要害之地,应选派军队固守,还要增兵守卫淮河,以保护心服地区。”皇帝嘉许采纳(他的建议)、金兀术率军北妇,岳飞在静安半路阻击金军,将其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