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①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抵谷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②之水,溉��卤③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节选自《史记・河渠书》)
【注释】①说(shuì):劝说。②填阏(è):淤泥。③�溃�xì)卤:土地含过量的盐碱。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韩闻秦之好兴事( ) (2)欲罢之,毋令东伐()
(3)东注洛三百余里( ) (4)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蒙乃始就学 B.屠乃奔倚其下
C.陈胜,吴广乃谋曰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2分)
(2)秦以富强,卒并诸侯。(2分)
18、郑国有没有完成韩国交给他的使命? 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案:
15、①听说 ②进攻,征伐 ③向东 ④对的
16D
17、①当初我是间谍,然而水渠修成也对秦国有利。
②秦国因此富强,最终兼并了诸侯国。
18、示例一:我认为郑国没有完成使命。韩国本来派他游说秦国修建水利工程,消耗秦国国力,来阻止其向东扩张。可是郑国渠的建成反而让秦国变得富强,韩国最终被吞并。
示例二:我认为郑国完成了使命。韩国给他的使命是游说秦国修建水利工程,他作为一名水工,历尽艰险完成了水利工程的修建。
参考译文:
韩国听说秦国好兴办工役等新奇事,想以此消耗它的国力,使它无力对山东诸国用兵,于是命水利工匠郑国找机会游说秦国,要他凿穿泾水,修一条长三百余里的水渠,从中山以西到瓠口,出北山向东流入洛水三百多里,欲用来灌溉农田。渠未成,郑国的目的被发觉,秦国要杀他,郑国说:“臣开始是为韩国做奸细而来,但渠成以后确实对秦国有利。”秦国以为他说得对,最后命他继续把渠修成。渠成后,引淤积浑浊的泾河水灌溉两岸低洼的盐碱地四万多顷,亩产都达到了六石四斗。从此关中沃野千里,再没有饥荒年成,秦国富强起来,最后并吞了诸侯各国。于是把此渠命名为郑国渠。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