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田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题)

三、诗歌鉴赏(共
4
分)
10.(4分)一路风景一路歌。请参加班级品诗沙龙。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1)请对颔联“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中的“眠”和“噪”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分析】本诗抓住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典型的形象:顽皮的孩子,夕阳西下时林中的归鸟,飘渺的炊烟,隐约传来的鸡犬声,林中飘来的香气,天边的稻云,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安详。这里,环境是清幽的,孩子是悠闲的,农民是喜悦的。在这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农民们劳作着,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来了这望不到边的、金灿灿的稻子,看着自己的付出即将得到回报,农民自然喜不自禁,就连诗人也吟出了“乐哉今岁事”的诗句。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了作者对农事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心。
【解答】(1)本题考查词句理解赏析。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意为: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眠”字生动地写出了儿童在落叶上安然入睡的情态,体现出乡村生活的安宁与儿童的天真无邪,给画面增添了一份静谧祥和之感。“噪”字形象地描绘了鸟雀在斜阳下喧闹的场景,以动衬静,使得乡村环境更显幽静,同时也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生机与活力。另外,鸟雀的喧闹也象征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田园气息。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理解。作答此题,可通过分析诗歌中对乡村景物、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一些关键字词来体会作者情感。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之情。诗中描绘了筑圃、儿童眠、鸟雀噪、烟火村声、林菁野气、稻云黄等乡村生活的场景和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充满生机的氛围。如“儿童眠落叶”体现乡村生活的安宁舒适,“天末稻云黄”展现丰收的喜悦,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享受和对这种生活的赞美之情。综上所述,作者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致而生动的描绘,流露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答案:
(1)“眠”字将儿童随意地在落叶上入睡的悠闲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凸显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儿童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营造出一种安然闲适的氛围。“噪”字生动描绘出鸟雀在斜阳下叽叽喳喳鸣叫的热闹场景,既增添了乡村环境的生机与活力,又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乡村的静谧祥和,使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富有意趣。
(2)示例:作者在创作此诗时抓住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典型的形象:顽皮的孩子,夕阳西下时林中的归鸟,飘渺的炊烟,隐约传来的鸡犬声,林中飘来的香气,天边的稻云,写出了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安详。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古诗赏析的方法:
1、赏析诗词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2、赏析诗词的语言:常用术语“诗眼”“炼句”;
3、赏析诗词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4、评价作品的诗词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5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