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一折青山一扇屏》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
55
分)
【一】(
23
分)
一折青山一扇屏
丁立梅
①遇见那个守林人,是在一个秋日午后。我没想到,旷野之中竟有人家。那时候,他正弯腰在两间简陋的棚屋前埋头刨一截木头。
他身后的棚屋顶上,爬满了开得好好的扁豆花,一簇一簇的小紫花,像一个一个的小美人,在秋阳下呈现欢颜。棚屋前的晾衣绳上,晾晒着红红蓝蓝的衣裳。一条黑狗伏在屋旁,眯着眼在打盹。听见人来,它抬起头,(       )地打量一番,没叫,复又眯起眼打盹。
②我是去寻竹的,竹这种植物我从小亲近。小时,茅草屋的后面,就是一片竹林。每天放学回家,隔老远就望见那一堆墨绿,心里就会跳出欢腾来,哦,到家了。有家可回,是大幸福。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幸福感还在。
③城里无竹。听人说海边的林场有,于是驱车百余里,去林场。海边,天高地阔,各种植物相安无事地生长,白杨树、杉树、银杏,刺槐成片、成林、成海。有牛在林中的草地上,或卧着,或站着,一脸的幸福安详。星星点点的小野花,遍布草间。居然发现一大块野葵地,无人欣赏,野葵就那样开得兴高采烈,朵朵金黄。看着眼前景,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诚然如斯!
④守林人见到我们并不惊讶,他继续埋头刨他的木头,木头花落了一地。风吹过,不远处的竹林发出“沙沙沙”的鸣唱。
⑤我们守在一旁看了半天,到底敌不住好奇,便问:“ 你刨这个做什么用呢?’
⑥他答:“想做个灯笼。”
⑦灯笼?我望着他手中的那一截木头,怎么也不能与灯笼联系起来。
⑧“留着挂了玩的,装饰装饰。”守林人见我们一脸(       ),他伸直身子,笑了,伸手一指他的棚屋窗口:“就挂在那儿。 我家女人说,一定好看。”
⑨他穷,父母双亡,一直在海边护林,远离闹市,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这样一晃就晃到三四十岁。两年前,有人牵线,他认识了现在的女人。女人从贵州来,带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婚姻中受了伤,不愿再回伤心地了,想在这里寻到一个好人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⑩见面之前,他的情况女人都听人说了,女人不介意,只问了他一句:“你会对我和孩子好吗?”

他木讷,不会说话,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这是贫穷人的爱,更多的落在实处,供你温饱,让你安命。女人愣愣地看他半天,哭了。
⑫他们开始在两间棚屋里,享受平凡人的幸福。孩子很快跟他(       ),一口一个爸爸地唤他,亲热得不得了。女人的脸上渐渐漾满笑容,房前屋后地拾掇,种花种菜。这屋顶上的扁豆就是她种的,守林人嘿嘿笑了。复低头,在刨好的木头上雕刻。这个秋天,孩子被送到几十里外的集镇上去读小学,女人跟着去照应。每个周末,他早早在家备好菜,开了摩托车去接她们,一家人回到这海边来。
⑬四野安静,守林人雕刻木头的声音如鸟在啄食,细细碎碎。阳光照着这一寸温暖的土地,扁豆花兀自开得妖娆,这多像森林里的童话。我突然无端想起清朝刘嗣绾的诗句:“一折青山一扇屏。”诗人是有感而发,眼前青山翠微,秀美如屏,让他迷醉。我想的是,青山也好,这尘世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也好,有多少都守在自己的一隅,你看见或者没有看见,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
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惊诧  怀疑  熟络 B.惊奇  狐疑  熟悉 C.惊诧  狐疑  熟络 D.惊奇  怀疑  熟悉
5.请按照括号中的要求赏析下面的文字。
(1)他身后的棚屋顶上,爬满了开得好好的扁豆花,一簇一簇的小紫花,像一个一个的小美人,在秋阳下呈现欢颜。(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他木讷,不会说话,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6.文章②③自然段和守林人的故事无关,这部分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7.分析文章以“一折青山一扇屏”为题的妙处。
8.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而对于幸福,作者说,“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收获幸福呢?
 
 
答案:
4.C    5.(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紫色的扁豆花比作“小美人”,“欢颜”将盛开的扁豆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扁豆花盛开时美丽可爱、生机盎然的特点。
(2)通过对守林人的语言描写,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表现出了他的木讷、不善言辞,“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这句话又能体现他的老实善良、责任担当。    6.不能删去。第二自然段插叙自己儿时感受的家的温暖回忆,为下文叙述守林人一家平凡幸福的生活做铺垫。第三自然段解释了“我”来到海边林场的原因,并通过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美好、富有生机活力的氛围,以此引出守林人及其平凡温馨的幸福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7.①契合文章的写作内容,文章主要描写了海边林场的美丽景象,叙述了守林人与家人之间的温馨美好。②标题引用诗句,富有诗意,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③一座座青山,青翠美丽如一扇扇画屏。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边林场的环境优美,更反映了守林人的尽职尽责、默默守护,在平凡生活中珍惜点滴幸福的生活状态。    8.①幸福的生活需要热爱,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能感受到幸福。②幸福的生活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勤奋,好日子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实干出来的,只有付出行动才能有所收获。③幸福的生活需要珍惜当下,知足常乐。
 
【解析】4.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惊诧:惊讶诧异。惊奇:表示惊讶奇怪。结合“听见人来,它抬起头,……地打量一番,没叫,复又眯起眼打盹。”的内容和语境,应选择“惊诧”;
第二空,怀疑:指心中存疑;也指猜测。狐疑:遇事犹豫不决。结合上文“灯笼?我望着他手中的那一截木头,怎么也不能与灯笼联系起来”的内容和语境,应选择“狐疑”;
第三空,熟络:指变得熟悉。熟悉: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结合“孩子很快跟他……,一口一个爸爸地唤他,亲热得不得了”的内容和语境,应选择“熟络”;
故选C。
5.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1)结合“他身后的棚屋顶上,爬满了开得好好的扁豆花,一簇一簇的小紫花,像一个一个的小美人,在秋阳下呈现欢颜”的内容,由“一簇一簇的小紫花, 像一个一个的小美人”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色的扁豆花比作“小美人”;由“呈现欢颜”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盛开的扁豆花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态;两种修辞手法并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扁豆花盛开时的美丽可爱、生机盎然。
(2)结合“他木讷,不会说话,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的内容,由“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结巴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表现出了他木讷、不善言辞的特点。“我有一碗粥吃,就肯定分你们大半碗”,又体现出他的老实善良、有责任担当的性格特点。
6.考查句段内容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结合第②段中“我是去寻竹的,竹这种植物我从小亲近。小时,茅草屋的后面,就是一片竹林。每天放学回家,隔老远就望见那一堆墨绿,心里就会跳出欢腾来,哦,到家了。有家可回,是大幸福。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幸福感还在”的内容可知,本段运用插叙,讲述自己儿时感受的家的温暖回忆;联系第⑫段中“他们开始在两间棚屋里,享受平凡人的幸福。……一口一个爸爸地唤他,亲热得不得了。女人的脸上渐渐漾满笑容,房前屋后地拾掇,种花种菜。这屋顶上的扁豆就是她种的,守林人嘿嘿笑了。复低头,在刨好的木头上雕刻。这个秋天,孩子被送到几十里外的集镇上去读小学,女人跟着去照应。每个周末,他早早在家备好菜,开了摩托车去接她们,一家人回到这海边来”的内容可知,本段为下文叙述守林人一家平凡幸福的生活做铺垫;
结合第③段中“城里无竹。听人说海边的林场有,于是驱车百余里,去林场。海边,天高地阔,各种植物相安无事地生长,白杨树、杉树、银杏,刺槐成片、成林、成海。有牛在林中的草地上,或卧着,或站着,一脸的幸福安详。星星点点的小野花,遍布草间。居然发现一大块野葵地,无人欣赏,野葵就那样开得兴高采烈,朵朵金黄”的内容可知,本段解释了“我”来到海边林场的原因;并通过对林场环境的描写,交代故事背景,渲染出美好、生机盎然的氛围,引出下文守林人及其平凡温馨的幸福生活;
所以不能删去。
7.考查标题的赏析。
结合第③段中“城里无竹。听人说海边的林场有,于是驱车百余里,去林场。海边,天高地阔,各种植物相安无事地生长,白杨树、杉树、银杏,刺槐成片、成林、成海。有牛在林中的草地上,或卧着,或站着,一脸的幸福安详。星星点点的小野花,遍布草间。居然发现一大块野葵地,无人欣赏,野葵就那样开得兴高采烈,朵朵金黄。看着眼前景,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诚然如斯!”,第⑫段中“他们开始在两间棚屋里,享受平凡人的幸福。……一口一个爸爸地唤他,亲热得不得了。女人的脸上渐渐漾满笑容,房前屋后地拾掇,种花种菜。这屋顶上的扁豆就是她种的,守林人嘿嘿笑了。复低头,在刨好的木头上雕刻。这个秋天,孩子被送到几十里外的集镇上去读小学,女人跟着去照应。每个周末,他早早在家备好菜,开了摩托车去接她们,一家人回到这海边来”的内容可知,文章主要描写了海边林场的美丽景象,叙述了守林人与家人之间的温馨美好。以“一折青山一扇屏”为题,高度契合文章的写作内容;
结合第⑬段中“四野安静,守林人雕刻木头的声音如鸟在啄食,细细碎碎。阳光照着这一寸温暖的土地,扁豆花兀自开得妖娆,这多像森林里的童话。我突然无端想起清朝刘嗣绾的诗句:‘一折青山一扇屏。’诗人是有感而发,眼前青山翠微,秀美如屏,让他迷醉。我想的是,青山也好,这尘世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也好,有多少都守在自己的一隅,你看见或者没有看见,它们就在那里,寂然欢喜,温暖美好”的内容可知,标题引用诗句,富有诗意和文化气息,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同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合第⑬段中“我突然无端想起清朝刘嗣绾的诗句:‘一折青山一扇屏。’诗人是有感而发,眼前青山翠微,秀美如屏,让他迷醉”的内容可知,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一座座青山,青翠美丽如一扇扇画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边林场的环境优美,侧面衬托出守林人的尽职尽责、默默守护,在平凡生活中珍惜点滴幸福的生活状态,使读者回味无穷。
8.考查阅读拓展能力。解答时,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怎样做才能收获幸福”,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叙述。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幸福在人的心里萌芽、繁殖、生长、生存、升华,所以,想要幸福,就要有一颗善良、感恩、宽容、公道、真诚、坚强、乐观、甘于奉献的心。有好心必有好报,心态好幸福才会多、才会长久、才会让人羡慕。学会给予,才有收获;学会感恩,才配拥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经营生活、创造生活,人生自会离幸福越来越近。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3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