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乌鲁木齐泉甘土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新疆中考题)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4-18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B.行拂乱其所为   乱:扰乱。
C.困于心,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D.征于色,发于声   征:征服。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始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在经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孟子认为,“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接着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的观点。
C.本文由磨难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说到“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受磨炼的好处,最终提出中心论点。
D.孟子的散文以雄辩著称,本文大量采用排比句,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体现孟子的散文气势浩瀚、议论纵横的特点。
【乙】
乌鲁木齐泉甘土沃,虽花草亦皆繁盛。江西蜡五色毕备,朵若巨杯,瓣葳蕤如洋菊。虞美人花大如芍药。大学士温公以仓场侍郎出镇时,阶前虞美人一丛,忽变异色,
瓣深红如丹砂心则浓绿如鹦鹉映日灼灼有光;似金星隐耀,虽画设色不能及。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17、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瓣深红如丹砂心/则浓绿如鹦鹉/映日均均有光
B.瓣深红如丹砂/心则浓绿如鹦鹉/映日均均有光
C.瓣深红如丹/砂心则浓绿/如鹦鹉映日均均有光
D.瓣深红如丹砂/心则浓绿/如鹦鹉映日均均有光
18、作者为什么说乌鲁木齐“泉甘土沃”?请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案:

17B
18、乌鲁木齐花草繁茂,江西蜡和虞美人花朵大,颜色鲜艳。(意思接近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5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