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15分)
阅读组合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甲】
蛙声如潮
臧建立
①妩媚的夏天,响杨亮桐,鸡鸣狗吠,蝉叫虫吟。
②一场暴雨后,青蛙闪亮登场。一曲曲交响,一支支管弦,如雨繁密,如浪激越,如潮高昂。喊得风云际会,叫得敲鼓扬帆。河里水欢鱼跃,古老而青春的村庄袅袅地升起炊烟……
③村西的池塘,一片水汪汪,一片清凉凉。【A】
微风吹过,错落有致的荷叶“哗哗”作响,二道凝碧的波痕向远方拓荡。蜻蜓双双成飞,尽情地嬉戏,痴情地点水。擅长弹跳的青蛙上窜下跃,左挪右移,上演着一幕又一幕“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舞台剧。特别是夜晚,以青蛙为主,众虫和鸣,打造出一部别致的夏夜乐剧。晚风习习,树影幢幢;夜色阑珊,月光妩媚。
④
抑扬顿挫的蛙鸣中,一缕缕风清气顺,一篇篇丰收计划,一个个憧憬展望,一团团和和美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是丰收的使者,蛙鸣是丰收的琴音。“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蛙鸣中,游鱼戏水,稻花悄悄开放,稻香袅袅升起!
⑤“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蛙声从篱笆墙落下,唤醒了草色的青春朝气。起起落落的蛙鸣,春风吹又生的草色,跌宕起伏的人生。
⑥小时候,在夏天,夜夜枕着蛙声入眠。乡野大地,随处都有青蛙在不倦地鸣唱。在捉放蝌蚪的游戏中,在如雨如潮的蛙鸣中,我渐渐地长大;长大的我,在年年不断的蛙鸣中,踏上人生的征途,意气风发……
⑦川端康成说过:“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C】
蛙声如潮,我泅渡
其中,自得其乐,慷慨前行!
(《散文百家》)
【文本乙】
雨的四季(选段)
刘湛秋
①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D】
面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渴望着雨点,和远方的蝉鸣
、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雨来临时的交响曲。
②【B】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5. 请结合甲文,探究“蛙声如潮”的深刻含义。
16. 抒情方式一般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请辨析甲文【A】句与乙文【B】句的抒情方式,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各自抒发的情感。
17. 下面关于两文的朗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提示:“・”表重读,“V”表停顿,“→”表稍稍延长。
A. 蛙鸣中,游鱼戏→水,稻花悄悄V开放,稻香V袅袅升起!
B. 只有在雨中,我才V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V有欢乐和泪水的。
C. 甲文第④段画线句朗读时语速稍快,语势逐句递增,情感昂扬饱满。
D. 甲文第⑥段作者借蛙声表达了对岁月易逝的一丝惆怅,语气需略低沉、凝重。
18.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①段连用四个短句营造了青蛙登场前热闹欢快、喧嚣嘈杂的氛围。
B. 乙文第①段首句由春雨写到夏雨,用比拟手法写出了夏雨热烈粗犷的特点。
C. 甲文【C】句中“泅渡”本义是游泳而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被困住了,动弹不得”。
D. 乙文【D】句中“蝉鸣”“蛙鼓”两个动词,描绘出夏雨来临时紧张、令人畏惧的情状。
答案:
15.“蛙声如潮”体现了古老村庄生机勃勃的青春景象和故乡美妙的自然风光;还代表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蕴含着“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成长的喜悦之情。
16.甲文【A】句借景抒情,句中的“别致”意思是新奇有致,间接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乙文【B】句直接抒情,句中的“爱恋”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7.C
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