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宋词,完成20―21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甲】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乙】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下列对两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作于词人被贬黄州之时,描写了词人深夜漫步时的所见所感。
B.【甲】词中“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连用,营造了万物静谧、寂寞清冷的氛围。
C.【乙】词上片,写梅花的生长环境,独自开放且无人欣赏,暖阳夕照,处境悲凉。
D.【乙】词作者对梅花情有独钟,本词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咏赞梅花,与众不同。
21、“诗缘情而托物”,请结合内容分析两首词表现手法的相同之处及作用。
答案:
(二)阅读宋词,完成20―21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C(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宋词的内容理解,乙词梅花处境艰难,从“更着风和雨”中得出应该是风雨黄昏,而不是暖阳黄昏。故选C。
21.(3分)参考示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1分)【甲】词借孤鸿表明个人志趣,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自持,对理想的坚守。(1分)【乙】词中词人以梅喻人,梅花纵使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表现了词人独立不倚,坚持正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1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