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宋代文人宴饮的相关作品,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 余将北归河阳,友人欧阳永叔与二三君具觞豆,选胜绝,欲极一日之欢以为别。于是得普明精庐,酾①酒竹林间,少长环席,去献酬②之礼,
而上不失容下不及乱和然啸歌趣逸天外。酒既酣,永叔曰:“今日之乐,无愧于古昔,乘美景,远尘俗,开口道心胸间,达则达矣,于文则未也。”命取纸写普贤佳句,置坐上,各探一句,字字为韵,以志兹会之美。咸曰:“永叔言是。不尔,后人将以我辈为酒肉狂人乎!”顷刻,众诗皆就,乃索大白,尽醉而去,明日,第③其篇请余为叙云。
(梅尧臣④《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诗序》节选)
【注】①酾:斟(酒、茶)。②献酬:饮酒时主客相互敬酒。③第:评定。④梅尧臣:北宋诗人。初试不第。50岁后,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10、请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3分)
①泉香而酒
洌 ②
具觞豆 ③酒既
酣
11、用“/”给【乙】文中划线处断句。(限断三处)(3分)
而 上 不 失 容 下 不 及 乱 和 然 啸 歌 趣 逸 天 外
12、宋代文人基于崇雅观念而追求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雅集宴饮已定型为一种生活范式。王夫之对此提出批判,欧阳修等人却不认为自己是“酒肉狂人”,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甲】【乙】两文说明理由。(4分)
11、而上不失容/下不及乱/和然啸歌/趣逸天外
12、示例一:我赞同王夫之的观点,因为文人雅集本身并没有问题,它可以展示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但是一旦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玩乐,就会丧失自己的本心和坚守。
示例二:我更赞同欧阳修的观点。
参考译文:
【乙】我即将北归河阳,与我的朋友欧阳永叔以及二三子准备了酒菜,选了个风景绝佳的地方,想在这一天尽享欢乐,作为分别时的纪念。因此我们来到了普明精舍,在竹林中准备了酒席,年长年幼的人都环绕着筵席坐下,不再按照酒礼相互敬酒,在上没有失去威严,在下没有出现混乱,大家和谐地高歌,歌声飘逸远扬。酒喝到畅快的时候,永叔说:“今天的快乐,可以与古人的快乐相比了。趁着美景,远离尘世,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才是达到了喝酒的最高境界。至于文章方面,则还有所欠缺啊。”他让人取来纸笔,写下了普贤菩萨的美好诗句,放在座位上,各自找出一句最好最美的,以表达这次聚会的快乐。大家一致赞同永叔的话。否则的话,后人将会认为我们只是一些只知道喝酒吃肉的狂人。没过多久,大家的诗都写好了,于是又要了大酒杯,大家一醉方休。第二天,他们将诗作整理好,就请我为此次聚会写篇记叙文。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