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陋室铭》《董遇读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问题。
【甲】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
董遇读书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
①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②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兴平:汉献帝年号。②稆:野生的禾。
2.【甲】诗作者是
      (朝代)的陆游,【乙】文作者是唐朝的
      (人名)。
3.解释加点字。
(1)而常挟持经书(     )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5.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听从他的学者说:“苦于时间不足。”
B.跟从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时间不足。”
C.跟从他的学者说:“苦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D.听从他并向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喝水。”
6.三篇诗文通过不同的外在环境表达人物的不同的情操。【甲】诗借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作者
      的情感;【乙】【丙】两文人物的生活环境都可以用【乙】文中的“
    ”字来概括,【乙】文表达作者
      的情感,【丙】文董遇的读书经历则告诉我们学习既要通过“
      ”明白大意,也要
      
 
 
答案:
2. 宋朝     刘禹锡    3.     拿着     同“现”,表露、显露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B    6.     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陋     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先读百遍\读书百遍     善于利用一切空余时间
【解析】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纪游抒情诗。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颔联写村外之景物,颈联写村中之情事,尾联写频来夜游。各联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创造了优美清新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全诗立意新巧,运用白描手法,不用辞藻涂抹,自然成趣。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句意:每次去董遇总是拿着书本。持:拿着。
(2)句意:书读了许多遍以后,它的意思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见:同“现”,表露、显露。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有何陋之”;云,说;何,什么;陋,简陋。
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丙】文划线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意思是:想跟他学习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故选B。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游山西村》这首诗写作者到山西村做客,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纯朴民风的陶醉及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由【乙】文“斯是陋室”,【丙】文“采稆负贩”可知,两文人物的生活环境都很简陋,可用【乙】文中的“陋”字来概括。
【乙】文《陋室铭》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根据【丙】文“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且说:“一定要先读上百遍”。还说:“书读了许多遍以后,它的意思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想跟他学习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里的空余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的空余时间;阴雨天也是一种空余时间。”)”可知,董遇认为学习既要通过先读百遍(读书百遍)明白大意,也要善于利用一切空余时间。
【点睛】参考译文:
【甲】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乙】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丙】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辞,喜欢学习。兴平年间,关中发生战乱,董遇和他哥哥季中投靠了将军段煨。董遇和他哥哥收割贩卖野生稻子(维持生活),每次去董遇总是拿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他哥哥讥笑他,他也不改变自己。有人想跟从董遇学习,他不肯教,而且说:“一定要先读上百遍”。还说:“书读了许多遍以后,它的意思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想跟他学习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里的空余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的空余时间;阴雨天也是一种空余时间。”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8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