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悠然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亭翼然
于泉上者
(2)泉香而酒

(3)宴
之乐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乙】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
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①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
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
。忆余少时
在外家,盖
县三十里,遥望山
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问。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
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
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
。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
(节选自归有光《悠然亭记》)
【注释】①!就(jiù)居:租房。②定卜:定居。③牖(yǒu):窗子。④雕绘:指可以修饰文字。⑤适:适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
相同的一项是(   )
A.娄水之
/佳木秀而繁

B.忆余少时
在外家/
尝趋百里外
C.盖
县三十里/
国怀乡
D.
然如积灰/此后汉所以倾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
14.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补完下列读书笔记。
甲乙两段选文都写到了“亭”,甲文介绍亭名的由来是“太守自谓也”,乙文提到亭名源自(用原文回答):甲文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抒发的“醉翁之意”是,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社会理想;而乙文则通过说古道今,表达的“悠然之意”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水的南面/茂盛;
B.曾经/曾经;
C.距离/离开;
D.坍塌/衰败;
故选B。
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句的意思是: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表兄淀山公”为整个句子的主语,此处表强调,其后可断开;“自田野”做状语,“登”为谓语,“朝”为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宦游”为谓语,“二十余年”为宾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正确的断句应为: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根据【乙】文“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的内容可知,【乙】文介绍亭名的由来是“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2)根据【甲】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内容可知,“醉翁之意”是欣赏山水的乐趣;作者最求山水之间的乐趣,表现出作者追求自由、寄情山水对快乐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享受“宴酣之乐”,表现其与民同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于官场的一点无奈的思想感情,所以表达作者最求太平祥乐,与民同乐。根据【乙】文“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的内容可知,“悠然之意”是随遇而安。
参考译文:
【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现在淀山公一天比一天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9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