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第
 13~15
 题。
 (
 共
 8
 分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太丘舍去”中的“舍”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舍本逐末  B.屋舍俨然  C.退避三舍  D.魂不守舍
 14.下列对陈元方言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陈元方批评友人不能守时,不讲诚信。
 B.陈元方指责友人恶语伤人,没有礼貌。
 C.陈元方不理睬友人,表现了他的决绝。
 D.陈元方的言行意在促使友人改正错误。
 15.根据本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材料一】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材料二】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曰:“小时了了
 ①,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q�e②。
 (以上两则材料均取材于《世说新语・言语》)
 【注】①了了:聪明。②�q�e(cù jí)坐立不安的样子。
 陈元方、杨氏子和孔文举三人年纪虽小,但都能在遭遇不敬时,以机智的语言维护尊严。陈元方听到父亲被辱骂时,批评友人“无信”“无礼”,使友人惭愧不已;杨氏子被调侃时,说孔雀可不是孔君平的“①_________”,有力地回怼了孔君平;孔文举受到嘲讽时,说陈韪小时“②_________”,讽刺他现在未必聪明。
 
 
答案:
 (三)(共8 分) 
 13.答案:A(2 分)
 14.答案:D(2 分) 
 15.答案示例: ①家禽 ②必当了了
 (共4 分。每空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