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和桃源诗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14分)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
【乙】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
①。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②,或至百二三十岁……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③,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和桃源诗序》宋・苏轼)
【参考注释】:①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 ②寿:长寿。  ③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
6.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全石以为底
B. 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 水甘而芳         潭西南而望
D. 此中人语云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7.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__________ 
(2)无论魏晋  无论:__________
(3)或至百二三十岁 或:__________      
(4)饮其水皆寿   皆:____________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9. 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又是怎么看的?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答案:

(三)(13分)6.(3分)D
7.(4分)①妻子儿女②不要说,更不必说③有的人④全、都
8.(4分)(1)桃源其余的村民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做客,全都拿出美酒与食物(来招待他)。(2)(文中)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呢?
9.(3分)示例一:我觉得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灵的真实存在。桃花源里景美人美,没有纷争。虽然看似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所在,但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示例二:我和苏轼的看法相似,世上所传说的桃花源很多都是夸大其词的。文中渔人太守后再寻桃花源,结果是不复得路,后世人遍寻不得,以致无人问津。是因为桃花源只是陶渊明心灵和理想的一种寄托,而非现实的存在。示例三:我认为桃花源寄寓了陶渊明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美好愿望。这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现实的弃绝。桃花源中是一个没有赋税、人人平等的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幼皆有所养。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个社会理想,虽然不太可能实现,但是却有其积极意义。(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9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