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D
A.代词,这/表示肯定的判断词;
B.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C.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的原因;
D.都表示这样;
【译文】乙: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一定有三害,你知道吗 ”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 ”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 ”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