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父亲的风骨》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叙事类(15分,19-22题)
父亲的风骨
朱成玉
①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
②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盲,只好由父亲来照顾,一辈子没做过饭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我提出来接他们去楼上住,父亲不肯,说楼上不方便。他让我们放心,说他可以照顾好母亲。父亲一辈子都这样,倔强得很,用母亲的话说:“那是一根倔强的老骨头。”
③妻子对我说:“有时候看你爸爸弯腰点炉子半天直不起腰来,就那么弓着身一路走进屋子。我心里可不得劲了。前半辈子弯腰为儿女,后半辈子弯腰为老伴,从来没有时间为自己而活,这是没有自己的一辈子啊!”
④父亲退休前,一直是工厂里的车工,每天弯腰在机床前,一站就是40多年。
⑤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那时候他还年轻,站起来依旧笔直,可是,岁月却和万有引力合谋将他压弯。
⑥再倔强的骨头也有弯的时候。
⑦父亲一直瘦着,现在想想,他又怎么能够胖得起来呢?从小到大,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母亲身体差,从来没出去工作过,一家6口人都指望着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每月的口粮不到月底就吃没了,父亲总是托人和粮店的人说好话,提前把下月的粮食透支出来。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
⑧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让他抱的原因吧。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
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然跟着我进了屋。后来才知道,那一次,父亲在单位得了劳模奖,那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可是我却扫了他的兴致。
⑨这还是一根险象环生的骨头。父亲这一生做过太多惊险的事情,上山砍柴,砍到了脚背,骨头都露出来了,所幸及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右脚。还有一次,中指被车床绞到,皮开肉绽,伤口愈合之后,右手的中指就永远打不过弯来了……
⑩父亲手巧,闲眼时会做点灯笼卖。可他毕竟时间有限,做得不多,都是事先订好了的。一个有钱人出了好多倍的价钱,要买父亲预订出去的一只灯笼,父亲不卑不亢地说:“人总得讲究个信用,不然这世道怕是要乱了套。”
⑪那一刻,我觉得这世间只有一个词可以配得上父亲,那就是骨头。
⑫有一次,父亲问我对死亡的看法。我想了想说:“人死了,万事皆休,什么都没有了。”父亲说:“也不尽然,你爷爷死后,我从炉膛里还捧回了四捧骨灰,热乎乎的,似乎还带着活着时的体温。”
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酸楚的,不敢想象,将来的某一天,父亲离我而去,这根老骨头会变换成多少思念的骨灰。
⑭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
⑮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父亲的年龄,我先想到父亲是属蛇的,然后再一点点推算出他的年龄。为此,我深感愧疚,父亲不光把我的年龄,还把我的生日和生辰八字都记得牢牢的,有人问起,他都是脱口而出。
⑯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
(有删改)
20. 选文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的作用。
22. 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23. 选文第⑯段有什么含意?

答案:

19.结构上:为下文写父亲的风骨作铺垫;内容上:借用妻子的话,概括父亲奉献的一生,侧面写出父亲的品格,表现妻子对父亲累得直不起腰感到难过。(4分)
20.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得了劳模奖的喜悦,希望与“我”分享的急切,以及遭到“我”拒绝后失望的心理。(4分)
21.示例:①倔强(坚强)。母亲生病亲不听家人劝说,坚持自己照顾;②爱家人。一人竭尽全力挣钱养活全家,总是让“我们”吃饱饭;③讲信用。被订出去的灯笼,别人出高价也不卖;④坦然。对“死亡”的话题不避讳,不害怕。(4分)
22.因为之前不记得父亲的生日而感到愧疚,如今记住了;父亲的品格和“风骨”感染了“我”,“我”将终生铭记,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仰和爱戴,深化了主旨。(3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7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