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在父亲的菜园之外,喇叭花已不再吹奏
李汉荣
①父亲转身走远,老家门前的那片菜园,从此荒芜,第二年就被夷为平地了。那些带着父亲的目光、体温和气息的藤藤蔓蔓根根茎茎叶叶芽芽,都被陆续铲除。水泥迅速追过来,以时代的名义,为这片曾经的菜园,钉上了永恒的封条,将田园的记忆,一举封死。
②在父亲们的身影里,吹奏了几千年的那些蓝的、紫的、红的、白的喇叭花,在我的老家竟然彻底失踪,音讯全无。
③如今,我老家那些一茬茬到来又很快走散的孩子们,再也听不到那古老喇叭水灵灵的演奏了。
④所幸在父亲离去前的那年,一天下午我回到老家,在他最后侍弄的菜园里,在那与陶渊明的东篱有着相同结构的篱笆上,我遇见了从杨万里先生诗里飞过来的一只蜻蜓,它当时停在喇叭花的藤蔓上,它是在回忆宋朝的农事或意境?我相信这是一种暗示,一种机缘。当蜻蜓转身离去,我在那轻轻战栗的藤叶上,采下了刚刚被蜻蜓点赞过的那朵喇叭花儿的花籽,夹在我随身带着的《古代田园诗选》里。在安埋了父亲之后,我就带着夹在诗里的种子,回到城里。我想着,一定要把这点农耕的美感和田园的记忆,把父亲菜园里喇叭花残剩的这缕余音,保存并延续下去。
⑤可是,在城里我早已无地可耕。我只好将那被我小心保存的种子,种在十八楼我家阳台的几个花盆里。希望在明年春天的某个午后,它能及时醒来,缠绕在钢筋混凝土和不锈钢防盗栏上,缠绕在我女儿常常被雾霾和噪音袭击的窗口,为她擦拭出一小片语文课本里多次描述的湛蓝晴空或碧澄时光,顺便也为我吹奏一首我无比思念、久已荒疏的故乡歌谣。我每天都追着阳光的脚步,按时将花盆放到光线充足的地方,以便让仁慈的太阳看见并多多给它以关照。这对着他深情吹奏了千万年的小小号手,如今已来到离他更近的高海拔,继续对他深情吹奏。在连续的雾霾天里,阳光隐遁了,我就以我热烈的目光代替阳光,一遍遍安慰和照耀它。
⑥
好不容易,它发芽了,它出土了,它扯藤了,它卷叶子了,它开始制作喇叭了。可是,过了几天,叶子黄了掉了,藤儿蔫了枯了,制作了一半的喇叭和刚刚开始制作的喇叭,纷纷瘪了。
⑦我向植物学家和熟悉乡土风情的诗人请教,他们从植物学和诗学的角度,分别给出了答案。他们说,这些植物们,从你父亲那充满雨水和地气的故园里,离乡背井,一下子来到无根的城市和缺氧的环境,它们水土不服,它们头晕目眩,它们心境枯寂烦闷,哪有心思和气力,为你女儿擦拭窗外的天空,何况是那么难以擦拭的雾腾腾的天空?它们哪有心思和气力,找回父亲们带走的田园诗的线索?又哪有心思和气力,为你吹奏失传已久的故园歌谣?
⑧作为农耕的后裔,我曾经何其有幸,我有一个熟谙乡风乡俗的父亲,我有一个虽不识字却也在以自己朴实诚恳的耕作延续着陶渊明田园诗意的乡间父亲。作为农耕的后裔,我又是何其不幸,如今,我已没有了一寸可耕之地,没有了一眼可汲之泉,连一个想随时走走的田埂都没有了,我只能在寸草不生的纸上和没有二十四节气滋养而常年发着高烧的网上,种几苗蔬菜,种几缕炊烟,种几声鸟语,种几亩乡愁。
⑨作为农耕的后裔,我已没有了一声蛙鸣、一滴露水、一穗稻香。作为农耕的后裔,我之最大不幸和荒凉,是我已经将仅存的那点采自父亲菜园的种子,那水灵灵吹奏了千万年的喇叭,那谷雨一样温润、小满一样丰盈的故乡歌谣,已彻底丢失得不剩一粒了……
(选自《李汉荣散文选•外婆的手纹》,有删改)
(1)阅读散文要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内容。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行文内容
|
感情脉络
|
父亲去世后,老家菜园荒芜,喇叭花被铲除,永久消失。
|
遗憾
|
父亲去世前,在老家菜园,“我”见到喇叭花,并采下花籽。
|
①
|
②
|
期待
|
③
|
④
|
(2)阅读散文,要品味、欣赏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
A.好不容易,它发芽了,它出土了,它扯藤了,它卷叶子了,它开始制作喇叭了。(品味“了”的妙用)
B.本文语言富有诗性。从第④或⑨节中摘录一句富有诗性的语句,并加以赏析。
诗性语言的表现
(3)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李汉荣散文选•外婆的手纹》这本书有下列这些主题,你认为本文更适合编排在哪个主题之下?阐述你的理由。
A.亲情 B.生命 C.自然 D.历史
选
,理由
答案:
8.(1) 示例:庆幸 将喇叭花籽种在十八楼“我”家阳台的几个花盆里 喇叭花的叶子黄了掉了,藤儿蔫了枯了,花骨朵瘪了 感伤
(2)A.示例:连用五个“了”,写出喇叭花发芽、出土、扯藤、卷叶子、长花苞的过程,表现了作者期盼喇叭花开花,将余音保存并延续下去的热切心情。
B.示例:作为农耕的后裔,我已没有了一声蛙鸣、一滴露水、一穗稻香。
赏析:连用三个句式相同的短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表达了“我”失去诗意田园的无限怅惘和感伤。
(3) 示例:A 作者将父亲种的喇叭花残留的种子移到十八楼的家里,本想好好呵护,寻回父亲的田园诗意。虽然喇叭花最终凋谢了,但父亲的田园诗意依旧在“我”的心底荡漾。文章借写喇叭花,多次写到父亲,传达的是对父亲的尊重和悠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