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对抗时间的旅行 [法]西尔万•泰松
一种外部力量按照钟摆的规律把我带到大地上。一下到东,一下到西:从欧亚大陆的一头到另一头。我顺势而为,不去抗拒,因为我在冒险的旅行中发现了一种方法,能够阻止时光在生命的肌理上前行。因为有了道路,我开始行走,因为行走,我保持着移动。可矛盾的是,我前进时,前面的一切都停止了:时间停止了,无法掌控时间的隐约担心也没有了。
自从我开始观察西藏养牦牛的人、蒙古骑马的人和阿富汗牧羊人,自从我时不时地尝试模仿他们,我就得出一个结论:游牧生活是对时间逃逸最好的回应。我的目标不是追上时间,而是最终对它无感。
游牧人让空间看到了自己的厉害,同时也扼制了时光的流逝。一个个瞬间过去了,这于他而言不足为道,因为他固执地用自己走过的路将这些瞬间填满。他打碎时钟的刻度盘,用指针戳自己的屁股,让自己起身。我们可以拉紧缰绳以防溜缰,可时间不是一匹马,所以最好任它奔跑,让它完全占有世界,为自己的流逝报仇。对于时钟的滴答声,旅行者回以鞋底的敲击声。每征服一千米,就是赢得了十分钟。徒步是用丈量空间对抗时间的滚筒。
在这场较量中,旅行者最终得胜。凭借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的人会探索到时间的另一个维度:更厚,更浓。西方的时间是一股风,穿过我们的生命之窗。它在途中变成一个被大力揉搓过的面团。
两年前,我在荒芜的戈壁滩上抽打马儿,与孤独为伴,那会儿度分如时,度日如年。在土兰骑行了六个月,在欧亚大陆的小道上奋斗了八个月后,我回家了,感觉度过了整整一生。十年里,我经历了四场长途旅行,体验了四种各异的生活方式。我还需要经历五场这样的旅行来体验九种生活,然后希望休整休整,像一只老猫对自己的猎物心满意足那样。
所以出发是为了杀死时间,但不是怎样出发都可以。我们的灵魂在大地上对抗时光的消逝,日渐衰退。为避免如此,什么都比不上缓慢移动,一步一步地动。我们放慢脚步,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仿效果,使得时间本身也减少了自己的流量。
在我喜欢的那些旅行中,我与自然素面相对,同样没有武装。张开双臂,没有机动车,没有超出自身气力允许范围的能力,无法走得更快。我支持“通过正当的方式”这一表述。英国人创造了它,用来指一种自然之法,也就是攀登岩壁时不借助登山钉,而只用诚实的方式:双手双脚。通过正当的方式旅行,就是骑马、步行、划船,甚至是骑自行车。事关风度,我时常对自己说,而我的脚上布满了蚂蟥,迷失在沼泽的泥浆里。
我徒步不是因为喜欢找罪受,而是因为缓慢会揭示被速度掩盖的东西。我们无法透过火车或汽车的玻璃窗看到沿途风景的真面目:最多记得一种蔓延,一团在眼花缭乱中被冲淡的朦胧雾气。而步行者,却能够离开人们常走的路,踏上那些被保护得更好的羊肠小道,也就是不怎么有人去走的路。如果看到有条路劈开了一片草原,他就会去与草原会合。地平线决绝地逃走,让他想抵达的企图落空,这种乐趣无与伦比。有谁见过一个急匆匆的游牧人?游牧人的步伐小小的,却没有一个远方不会在他们的顽强面前投降!
一天,在西藏高原通往拉萨的路上,我超过了一个匍匐在前面的人。他穿着一件皮罩衫,木质的垫板用皮带子绑在手上。一个鼓包从他额头的皮肤下钻了出来,每次拜倒时都会碰到地面。
“你去哪儿?”
“拉萨。”
“你每天走多少千米?”
“六千米。”
“还要多久?”
“八个月。”
“为什么不走着去?”
“因为如果经受不住便捷的诱惑,就会被责罚。”
我感到沮丧,离开了他。我自认为是旧时代最后一批江湖艺人中的一员,是杰出的浪迹者,可我刚刚遇到一个鲜活的证据,证明总有人比我更彻底。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我坚持用“诚实的方式”去旅行:持久的努力会给大脑带来各种天然的镇痛剂,神经学家给它们起了各种学名,步行者们在二十个小时高强度的行走之后感到它们涌进了自己的大脑。头颅下感到一针致命而美妙的注射,先是有点麻木,后来,像一记鞭子似的突然间令人精神振作。这些分泌物当然不足以长期补给行走中的身体,但它们是对疲倦的补偿:温柔、致命、无偿、美妙、孤独、寂静,而且是自产的。
有时我会背叛正当的方式这一原则。我跨上摩托,穿越乌克兰、波美拉尼亚、芬兰南部,或骑着另一种带边斗的摩托穿越阿登和汉萨平原。我晚上在森林里停歇,用松树枝搭成一个庇护所,吃路边老妇人卖的蓝莓。
我驾车沿着波罗的海而行,身边是芬兰的摩托帮,而沉醉于北欧之光的灰色大雁舰队护送着我的摩托朝一片片晚霞赶去。每一次,当引擎的轰隆声震得大脑麻木时,当逃逸线麻痹了感官时,我就感到小宇宙的狂喜,醉心于机械的完美。机械学,这神奇燃料的学科用同一种定律支配着活塞的往复运动和天球的椭圆轨迹。任何一种运动都不可能不需要搏动的能量。发动机缸体和空间一样,都要有一点火星来开启世界的运转。没有哪种机械是没有神奇燃料的。
在路上,我想起了摩托浪迹之王。摩托和浪迹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自由而疯狂的真正游荡者应当拒绝现代化。然而燃机将他带回自己所属的时代。即便有这些过错,我对自然的喜爱依然总是把自己重新引到街头艺人的状态,只欣赏激烈斗争之后被制服的路。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说“发现了一种方法,能够阻止时光在生命的肌理上前行”,“一种方法”指的是沿着选择的道路不断地前行。
B.通过对游牧民族的观察,“我”对时间有了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人不要刻意去追赶时间,但可以用自己走过的路将时间填满。
C.“我”认为真正的旅行是用徒步的方式与自然素面相对,而不要借助交通工具,因为缓慢会揭示被速度掩盖的东西,人会获得无与伦比的乐趣。
D.“我”有时会以驾驶摩托的方式去旅行,背叛了正当的方式这一原则,这反映“我”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打碎时钟的刻度盘,用指针戳自己的屁股,让自己起身”一句生动形象,提醒人们要立即行动起来,用空间对抗时间。
B.文中用“一针致命而美妙的注射”来描述头脑分泌物对疲倦带来的效果,“美妙”一词运用反语,写出此刻分泌物带给人麻木的感受。
C.“有谁见过一个急匆匆的游牧人?”一句引发人们展开思考,强调了所有的远方都会在人们小小的坚持下变得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D.小说通过对话描写描述了一个去往拉萨的人,简洁的对话却道出了人类的某种悲哀,即人们往往会经受不住便捷的诱惑,深化了小说主题。
8.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蕴含的哲理。(5分)
9.文中作者对旅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对旅行有怎样独特的理解。(6分)
答案:
6.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这反映‘我’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错,从“我就感到小宇宙的狂喜,醉心于机械的完美”“任何一种运动都不可能不需要搏动的能量”等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将两者统一起来了。
7.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不是反语,这里主要是强调坚持用“诚实的方式”旅行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8.①所谓“出发是为了杀死时间”是指只要出发了,时间就会富有意义,而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时间概念;
②而“放慢脚步”“时间本身也减少了自己的流量”是指珍惜时间的方式,放慢脚步可以更好地感知自然,感知生命,减缓时间消逝的速度。(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先要准确把握句子丰富的意蕴,然后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
9.①旅行的目标并不是追上时间,而是最终对它无感,发现生命的本真;②旅行应该是缓慢的,因为缓慢会揭示被速度掩盖的东西,虽然步伐很小,但却能到达梦想的远方;③旅行应该用徒步这种“诚实的方式”去进行,要拒绝便捷的诱惑,这样才能获得最真切的精神感受。(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不是直接点出来的,而是通过文章所叙述的事件或所刻画的人物来体现的,要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