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敬悼许地山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敬悼许地山先生
老舍
地山竟自会死了――才将快到五十的边儿上吧。
他是我的好友。可是,我对于他的身世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不错,他确是告诉过我许多关于他自己的事情;可是,大部分都被我忘掉了。一来是我的记性不好;二来是当我初次看见他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个朋友”,不必细问他什么;即使他原来是个强盗,我也只看他可爱;我只知道面前是个可爱的人,就是一点也不晓得他的历史,也没有任何关系!况且,我还深信他会活到八九十岁呢。让他讲那些有趣的故事吧,让他说些对种种学术的心得与研究方法吧;至于他自己的历史,忙什么呢?等他老年的时候再说给我听,也还不迟啊!
可是,他已经死了!
我知道他是福建人。他的妻早已死去,留下一个小女孩。他手上的翡翠戒指就是为纪念他的亡妻的。
那时候,我的工作不多,所以常到一个地方去帮忙,作些“社会服务”的事情。地山不但常到那里去,而且有时候住在那里,因此我认识了他。我呢,只是个中学毕业生,什么学识也没有。可是地山在那时候已经在燕大毕业而留校教书,大家都说他是个很有学问的青年。初一认识他,我几乎不敢希望能与他为友,他是有学问的人哪!可是,他有学问而没有架子,他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他同我去吃八个铜板十只的水饺,一边吃一边说,不一定说什么,但总说得有趣。我不再怕他了。虽然不晓得他有多大的学问,可是的确知道他是个极天真可爱的人了。一来二去,我试着去问他一些书本上的事;我生怕他不肯告诉我,因为我知道有些学者是有这样脾气的:他可以和你交往,不管你是怎样的人;但是一提到学问,他就不肯开口了;不是他不肯把学问白白送给人,便是不屑于与一个没学问的人谈学问――他的神态表示出来,跟你来往已是降格相从,至于学问之事,哈哈……但是,地山绝对不是这样的人。他对我如此,对别人也如此;在认识他的人中,我没有听到过背地里指摘他,说他不够朋友的。
一九二四年初秋,我到了伦敦,地山已先我数日来到。他是在美国得了硕士学位,再到牛津继续研究他的比较宗教学的;还未开学,所以先在伦敦住几天,我和他住在了一处。他正用一本中国小商店里用的粗纸账本写小说,那时节,我对文艺还没有发生什么兴趣,所以就没大注意他写的是哪一篇。几天的工夫,他带着我到城里城外玩耍,把伦敦看了一个大概。地山喜欢历史,对宗教有多年的研究,对古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由他领着逛伦敦,是多么有趣、有益的事呢!同时,他绝对不是“月亮也是外国的好”的那种留学生。说真的,他有时候过火的厌恶外国人。因为要批判英国人,他甚至于连英国人有礼貌,守秩序,和什么喝汤不准出响声,都看成愚蠢可笑的事。因此,我一到伦敦,就借着他的眼睛看到那古城的许多宝物,也看到它那阴暗的一方面,而不至糊糊涂涂的断定伦敦的月亮比北平的好了。
不过,你不要让他独自溜出去。他独自出去,不是到博物院,必是入图书馆。一进去,他就忘了出来。有一次,在上午八九点钟,我在东方学院的图书馆楼上发现了他。到吃午饭的时候,我去唤他,他不动。一直到下午五点,他才出来,还是因为图书馆已到关门的时间的原故。找到了我,他不住的喊“饿”,是啊,他已饿了十点钟。在这种时节,“玩”字是用不得的。
牛津不承认他的美国的硕士学位,所以他须花二年的时光再考硕士。他得到牛津的硕士。假若他能继续住二年,他必能得到文学博士――最荣誉的学位。论文是不成问题的,他能于很短的期间预备好。但是,他必须再住二年;校规如此,不能变更。他没有住下去的钱,朋友们也不能帮助他。他只好以硕士为满意,而离开英国。
在他离英以前,我已试写小说。我没有一点自信心,而他又没工夫替我看看。我只能抓着机会给他朗读一两段。听过了几段,他说“可以,往下写吧!”这,增多了我的勇气。他的文艺意见,在那时候,仿佛是偏重于风格与情调;他自己的作品都多少有些传奇的气息,他所喜爱的作品也差不多都是浪漫派的。
是的,地山的死是学术界文艺界的极重大的损失!至于谈到他与我私人的关系,我只有落泪了;他既是我的“师”,又是我的好友!
啊,地山!你记得给我开的那张“入门必读书”的单子吗?你用功,也希望我用功;可是那张单子上的六十几部书,到如今我一部也没有读啊!
你记得给我打电报,叫我到济南车站去接周校长①吗?多么有趣的电报啊!知道我不认识她,所以你叫她穿了黑色旗袍,而电文是:“×日×时到站接黑衫女”!当我和妻接到黑衫女的时候,我们都笑得闭不上口啊。朋友,你托好友作一件事,都是那样有风趣啊!啊,昔日的趣事都变成今日的泪源。你怎可以死呢!
不能再往下写了……
(选自《老舍散文・可喜的寂寞》)
【注释】①周校长,即许地山夫人的妹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地山竟自会死了”即点出友人之死让自己很震惊,远超自己的料想。
B.作者把许地山告诉他的许多东西忘掉了,可见当时双方交往不多、印象不深刻。
C.我由“几乎不敢希望能与他为友”“试着问”到成为“好友”,感受极为独特。
D.“不能再往下写了……”不是没有可写的东西,而是越回忆越伤心,越要流泪。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笼罩在友人之“死”的伤感氛围中,“你怎可以死呢”更显感情强烈真挚。
B.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如佩戴的翡翠戒和“接黑衫女”的电文写出许地山的可爱。
C.“可以,往下写吧!”中的感叹号表现出许地山对“我”写小说的肯定和勉励。
D.文章结尾连用“你记得给我”,表明两人亦师亦友关系,表达“我”的深切怀念。
8.标题“敬悼”点明了文章的情感,请概括许地山的“可敬”之处。(4分)
 
9.老舍在《论创作》中说“文学是生命的诠解。”在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皋语文学社围绕“生命”的话题探讨老舍先生的创作思想,请结合本文写出你的发言提纲。(6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B(“印象不深刻”错。)
7.(3分)B(“佩戴的翡翠戒”不是可爱。)
8.(4分)①热爱读书,学问广博;②为人低调,待人和善;③重情重义,赤子情怀;④提携青年,勉励创作。
评分建议:一点2分,回答两点即满分,意对即可。
9.(6分)①许地山的生命短暂,但可爱可敬;
②许地山作为友人、家人、学人等身份,生命立体丰满;
③作者通过深情回忆、不断呼告、人称转换等文学手段诠解生命的内涵。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8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