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烧伤》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烧伤
苏童
被烧伤的人坐在窗前,苦苦地回忆几天前他被火烧伤的经过。他只记得他们在一起喝光了一瓶白酒,诗人朋友大声朗诵了一首诗歌,他依稀听见那首诗是歌颂火的。什么狗屁诗歌?他躺在桌子下面对诗人离去的背影喊,那时候他已经喝醉了,不知道烧伤之事是怎么发生的。脸部的灼伤处时隔数天后仍然又疼又痒,这使他坐立不安,嘴里嘶嘶地吹气以减缓痛苦,他的眼睛在纱布的包围下闪烁着迷惘而脆弱的光,它们求援地望着烧灼科的医生。会不会是诗歌?最后他向医生提出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也许是一种神秘的看不见的火?有没有这种看不见的火?会不会是诗歌的火把我的脸部烧伤了呢?
被诗歌烧伤?医生沉吟了一会儿,突然朗声地笑起来,他说,也许会的,不过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病例。被烧伤的人不满于医生这种俗气的回答,他提前离开医院回家了。
被烧伤的人坐在窗前,凭窗俯瞰楼下由三座公寓楼围成的一块空地。正是初秋洁净而湿润的天气,人们上班了。
①他看见自己的那辆旧车已经蒙上一层浅灰色的粉尘,安静地立于一片矩形阴影中,被烧伤的人突然觉得世界无比孤寂,他的自行车无比孤寂,而他的内心更加孤寂。那个酗酒的诗人朋友曾经告诉他,假如你害怕孤寂,最好的办法就是试着做一个诗人,诗歌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它使你梦游,它使你在庸俗沉闷的生活之上漂浮。被烧伤的人紧闭双目想象着梦游和漂浮,他无法像一只鸟在高楼上空浮游,但他脸部灼伤处的疼痛却因为想象缓释了许多。我不该把诗歌描绘成狗屁的,他的心里充满了对诗歌以及诗人朋友的歉疚和忏悔。已经很久没出门了,他枯坐窗前,看着秋意一点点浸透公寓前的梧桐树,树叶开始随风飘零,
②而横贯于每个公寓窗口的铁丝从早到晚都在微微颤动,他酷爱的满天星在霜降前疯狂地蔓延生长,一些枝条已经远离窗台在空中开出最后的新芽。
无人的楼前空地出现了人影,是一个抱着足球的男孩,“彭、、彭”,他开始对着水泥墙踢球,一遍遍地重复着。球在水泥墙上的反弹声听来机械而令人烦躁,被烧伤的人终于恼怒地喊起来,别踢了,吵死人了。男孩受惊似地抱住地上的足球,抬起头朝他张望。他突然发现男孩的一只眼睛蒙着一块纱布,周围还残留着红药水的痕迹。你踢吧,他用双手卷成喇叭状对男孩说,踢吧,你要是嫌闷就继续踢吧。
整整一个上午,男孩踢球的反弹声在被烧伤的人耳边回响,那是他听到的唯一富有生命力的声音。被烧伤的人从桌子上拿起一只口罩,慢慢地戴在脸上,他决定走出屋子。室外的阳光微微刺疼了他的眼睛,他不得不用手罩着前额接近那个小男孩。小男孩突然抱住了球,未受伤的左眼流露出戒备和敌意。
放下球,我跟你一起踢着玩。被烧伤的人说着,想去拿小男孩手中的球。
不。小男孩盯着被烧伤的人脸上的大口罩,突然嗤地笑起来,你为什么要戴口罩?
我被烧伤了,烧得脸上很难看。
你是去救火被烧伤的吗?
救火?我不记得了,我那天喝醉了。有人告诉我我是被诗歌烧伤的。    
你骗人。小男孩突然快活地叫起来,你骗人,诗歌怎么会起火,怎么会烧伤人呢?
也许会的,也许不会,等我弄清楚再告诉你。被烧伤的人为微笑付出了一丝疼痛的代价,而且他的微笑被口罩完全藏匿了,他的一只手始终在向男孩索要那只儿童足球。
小男孩迟迟疑疑地往墙角退,他好奇的目光现在又增加了新的迷惑和怀疑,你是骗子,我不跟你玩。小男孩突然叫着朝另一个门洞飞奔而去,在楼梯口他站住了,然后朝陌生男人地吐了一口唾沫。
被烧伤的人木然地站在楼前空地上,心中充满了言语不清的悲伤和愤怒,他知道他不应该和一个幼稚无知的孩子怄气,但是当男孩的背影从他视线里消失时,他真的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这是他的诗人朋友在诗歌中描绘的绝望?他曾经鄙夷和嘲笑诗人朋友的每一个诗句。但现在他却被它们打动了,而且他的脑海里突然有无数诗句像蜜蜂一样嘤嘤飞舞,他平生第一次体验到诗歌的冲动。
世界无比孤寂,我比世界更加孤寂。被烧伤的人一边朝他的屋子走去,一边吟诵着他的第一首小诗。
被烧伤的人后来常常出现在河滨公园的草坪上。那是这个城市的诗人们聚会的地方,在诗歌流行的黄金时代它曾经像集市一样热闹而富有生机,而现在则人数寥寥。有一天他们围坐在一起,戴口罩的青年用一种急迫的宏亮的声音朗诵了他的诗句:烧伤我脸颊的火/它来自看不见的空间/我看不见烧伤我脸颊的火/只听见火的声音/我看不见火/但我看见我被烧伤的脸/比这个世界更加孤寂。
那首诗就是后来被诗人们广为传诵的《烧伤》。而那个被烧伤的人也从此跨入这个城市最后一批诗人的行列。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火鸟。
两年以后的一个秋风朗朗的日子。诗人火鸟的家里来了一个客人。那就是他最早结识而后突然失踪的诗人朋友,诗人朋友带给他一只塞满了钱的信封。
这是给你的赔偿费。③
诗人朋友表情很暧昧地盯着火鸟脸上的两块紫色疤痕。他说,难道你忘了,那次我撒酒疯把你按在煤气灶上?
诗人火鸟恍若梦醒,他的双手下意识地掩住两侧脸颊,几乎是惊惶失措起来:你在胡说,我怎么一点都想不起来?
你喝醉了,我也有点醉了。你骂我的诗是狗屁,我就把你拖到煤气灶边上,你烂醉如泥,竟然一点都没有反抗。那天我酒醒过来吓了一跳,就溜上火车走了。后来听说你成了诗人,哈,诗人!那位诗人朋友说到这儿突然快乐地大笑起来,想想这事真是滑稽,我现在成了个商人,你倒变成个诗人了。
窗外又是黄叶飘零的深秋,冰凉的暮色正一层层地在城市与人的头顶上铺展,渐渐地凝成大片的黑暗。
④灯光从近邻或遥远的窗口升起来,就像诗歌从人类平淡的庸庸碌碌的生活中升起来,它是美丽而令人眩目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苦于不知烧伤之因,被烧伤的人想出“被诗歌烧伤”的解答,引发医生的嘲讽和小孩子的怀疑,具有荒诞的效果。
B.离开医院后,被烧伤的人独自生活不敢外出,他只能借助诗歌忘却伤口的疼痛,诗歌也使他的身心缓释了很多。
C.河滨公园聚集的诗人人数寥寥,可见诗歌已远离人们的生活。若不是因为烧伤,被烧伤的人也许不会成为诗人火鸟。
D.在诗歌《烧伤》中,“我”被不知来路的“火”灼伤,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无常,还要清醒地承受着孤寂的痛苦。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的“安静”是被烧伤的人对单车的移情,他也想享受初秋片刻的静谧。    
B.句子②中的“颤动”暗示了深秋植物的生长,用植物潜藏的生命力为后文作铺垫。
C.句子③中的“暖昧”是诗人朋友对诗人忘记烧伤原因表示怀疑,含有试探的意味。
D.句子④的景物描写给人温暖的感觉,诗歌成为了黑夜的光,给人带来一点希望。
8.在与踢球男孩接触的过程中,被烧伤的人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9.苏童的短篇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常发生意想不到的反转。“想想这事真是滑稽,我现在成了个商人,你倒变成个诗人了”,这种反转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B“他只能借助诗歌忘却伤口的疼痛”错。
7.A“他也想享受初秋片刻的静谧”错。
8.①开始听到男孩踢球的声音,他的心情是烦躁、恼怒;②发现男孩受伤,对他开始同情,并且感受到生命的活力;③他下楼想要同男孩一起踢球,但男孩却认为他是骗子转身跑掉了,他的心情是悲伤、愤怒和绝望的。
9.①从情节来看,这种“反转”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原本他是很讨厌诗歌的,但由于受伤他成了城市最后一批诗人。而那位喜爱诗歌的朋友大约由于生活的压力却成为商人。
②从主题来看,这种反转具有讽刺效果,也让我们对现实进行反思:我们还需要诗歌吗?诗歌的未来当何去何从?
③最后从读者效果来看,这种反转具有讽刺性,留给读者思考的广阔空间。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8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