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翎《王家老太婆和她的小猪》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王家老太婆和她的小猪  路翎
①冬晚,才九点钟。镇上,岸上,周围的田野,没一星灯火。江流在灰暗中闪着微光,落着雨,冷风吹啸。
②正街后面密集的破烂矮棚的小巷,传出嘹亮的叫喊声。同时响着的,是篾条清脆的敲打声,猪尖锐粗野的呼叫。
③风雨更急迫了。
这是个孤零的、六十岁的老女人,住在用篾条和苞谷秆子编的破烂棚子里。她叫王家老太婆。她生活非常艰难。前几天赶场,她用二成的利息,经段保长担保,借来一千块钱,买来一只小猪。保长本不愿也不敢替她担保。然而她哭诉、吵闹了很久,保长非常可怜她:“放心罢,这个钱有我!”段保长当着大家的面,向放债的盐贩子说。(甲)
从这天起,她像第一次生了孩子的母亲似的。
然而她又总有些怀疑:大家不停地赞美她的小猪。
这猪是瘦弱的,虽然她觉得它丰满、可爱。而且很不驯顺。她替它在自己的烂板床旁――这床有几十年了――安置了个住处;但它总是各处乱窜。矮棚朽烂的顶子被风掀去一半,棚里各处都是草灰和污泥。她,全身透湿,缩在草堆旁,捏着篾条,借着昏朦天光看着小猪。小猪呼噜呼噜地哼着,而后就乱窜起来。她捏着篾条追着跑。
“睡倒!睡倒!好生睡倒!”她焦急地叫,用篾条拍打着地面。
小猪非常焦躁,窜到门边,迟疑了一下,撒起尿来。她用篾条拍打着墙壁。
冷风突然吹开破门,小猪窜到门外。
她追出来。它站在路边篱笆下,望着她,好像说:“好!看你怎样办罢!”
她追赶着它,尖锐地喊叫着,完全不顾周围睡着的邻人们。她的篾条始终不曾落在它身上。
风和雨继续着,她和小猪,在寒冷和潮湿里战栗着。
小猪有时躲藏,有时乱窜,恐惧又愤怒。她跨过一条泥沟,叫着,拦在它前面。它躲在暗处,抬头看她,好像说:“为什么这样闹呢?我怎么跑这里来呢?”
她小心地滑到篱笆边,举起篾条预备拍篱笆。小猪愤怒地叫了一声,窜到路上。
(乙)
她痛苦地呻吟了一声,感觉到:她的儿女丢弃了她。
“好,你孤儿看到,把我整起!”她愤怒地叫,“老子一生不亏待人!儿子、媳妇不行孝,把我丢起!到六十几,一点指望都没得!”又是篾条敲地的声音。
小猪觉得,与其这样无结果地等着,不如睡下再说罢。
“你孤儿起来!起来!”她叫,在它身边拍着篾条。它不动,一点声音都不发。
这时传来踩踏着泥泞的脚步声,和别人闹了架,吃醉了的段保长,提着灯笼,摇摇摆摆走回来。他提高灯笼,露出怀疑、愤怒的表情,照着她,又照着小猪。他觉得,在他的这一保,人们不该在夜里无礼地瞎来。
“我当是哪个哩!”保长说,他的灯笼在风里摇闪。
她愤怒地用篾条拍打着地面,向小猪喊叫。
保长皱眉看她。(丙)
“唉!啷个大年岁,喂啥子猪哟!人家新媳妇想儿,也没你想得啷个凶么!”保长摇头说。“拿给我!”保长说,抢过竹条,撸起袖子,愤怒地抽打小猪。
小猪哼着,跳起来,窜到路边,惊异地望着保长的灯光。保长追过来。
“你个瘟猪!你个瘟猪!”保长说,尽情抽打着。
她慌了:保长的篾条,像打在她心上。
“段保长,拿给我!拿给我!”她大叫,追着保长。
小猪迟疑地逃着。保长愤怒地抽打着它;灯笼落到泥泞里,熄灭了。小猪尖利地嚎叫,重新奔到路上去。
“这孤儿,打得痛快,身上都暖和!”保长递过篾条。
“你啷个打法?不是你的猪儿,没得心肝!”她抢下篾条。
“好,你自己打,轻轻摸!”保长冷冷地说,走开去。“老子灯笼都熄了……我早劝过你。”他大声说,“你这样子喂不活猪的。一只病猪!那个钱你啷个办?说好的四个月本利还清!”保长在黑暗里说,溅着泥水走了。
她气得直发抖。雨住了,寒风猛烈呼啸。她感到一种恐怖。她看见小猪在路边悄悄向她抬头,觉得一切全是因为它,发狂地愤怒了。
小猪同情地看着她。“刚才究竟怎样弄的?”它的眼光问。
她冲过去,疯狂抽打小猪。“你孤儿!别个能打你,我就打不得?……”
小猪失望地嚎叫着,从她腿旁冲开。她忽然恐怖起来,觉得小猪被打伤了。她呼唤小猪,用一种哀怜的声音;然而,小猪不再回答她了……一阵冷风扑击,她眼睛昏黑,手脚浮动――她微弱地唤了一声,跌倒在泥泞里。
她忽然感到安宁。“我要死了!唉,这多好啊!”她觉得另一个世界向她打开了,天上有五彩的云,远处有金色的光。她看见,从这金色的光里,一个美丽、健壮、活泼的女孩向她跑来,捧着一个光洁的大冬瓜:这个女孩是她外孙女。
“家婆啊!我先来,他们都来了嘿!”女孩温柔地在她耳边说。
她听见孩子们整齐而清脆的歌声:
“磨豆腐,请舅母……”
她幼小时,她和别的孩子们一起这样唱着。她出嫁时,孩子们也这样唱着。她悠长的一生里,邻家孩子们也这样唱着。……
(丁)
她的小猪悄悄跑过来,在冷风里战栗着,长久地怀疑地望着她。它挨着她的身体在泥泞里睡了。
一九四四年十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句用类比的手法表现了王家老太婆借贷成功,买了小猪后的自豪、幸福的心理。
B.(乙)句中“她的儿女”是指王家老太婆买来的小猪,由此可见她对小猪特别的感情。
C.(丙)句是保长对王家老太婆的冷嘲热讽,可见他是一个刻薄寡恩、毫无仁爱的狠心人。
D.(丁)句写小猪对王家老太婆“跌倒在泥泞里”的反应,如此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白。
7.关于本文开头三个自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三个自然段属于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渲染了悲凉、黯淡的氛围。
B.“破烂矮棚”表明主人公生活贫苦;“清脆的敲打声”“尖锐粗野的呼叫”等暗示了矛盾冲突。
C.第二段从听觉角度摹写各种声音,令读者产生想象,起到设置悬念、引出人物和情节的作用。
D.“风雨更急迫了”呼应“落着雨,冷风吹啸”,它独句成段,推动情节发展,象征革命高潮将至。
8.小猪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有评论家指出,路翎的小说侧重于描写人物的心理和内心世界。细读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简要赏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6.C【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重要的或精彩的句子的内涵与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C项中“可见他是一个刻薄寡恩、毫无仁爱的狠心人”这一理解不正确。联系前文相关情节的叙述,即段保长不堪王家老太婆的“哭诉、吵闹很久”而生怜悯之心,当着大家的面向盐贩子担保,让王家老太婆得以借钱买小猪,由此表明这个段保长还是有仁爱之心的。7.D【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中局部语段的内容、手法及其表达功能等赏析、理解的能力。D项中“象征革命高潮将至”这一说法不正确。通观全文,并未述及什么革命形势、革命高潮之类的信息。因此,该项上述说法牵强附会,脱离小说内容实际,属于过度解读。
8.①把小猪与王家老太婆的形象并置,凸显了底层贫苦百姓卑贱、苦难的人生,映衬出王家老太婆悲凄、孤苦的命运。②小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围绕王家老太婆买小猪、养小猪、追小猪、打小猪等情节展开,使小说情节紧凑,结构严谨。③通过小猪与王家老太婆相互之间情感态度的变化以及王家老太婆对小猪的疼爱,表达底层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④拟人化的动物出现在小说中,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阅读视角,带来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这部分描写了王家老太婆“跌倒在泥泞里”后的心理幻觉,运用奇特的想象为读者勾画出一幅安宁祥和、幸福温馨的图景。②这幅和谐美丽的幻境图,与王家老太婆现实世界里的贫困、卑贱、孤苦、悲凄的境遇,构成鲜明的对比。③在文末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虚拟出现实世界所不具有的幻象,起到揭示主题意蕴、增强批判现实(针砭现实)力度的作用。(以上三点,每点2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8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