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
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行车(节选)
李娟
多年来我总是沦陷于同一个梦境――坐在飞驰的夜行车上,苦苦忍耐,等待天亮,等待终点。除了等待,什么也不能做。我讨厌远行,讨厌坐长途车。我嫉妒所有一上车就立刻呼呼大睡的人。他们用睡眠轻松对抗漫漫旅途,对抗一切枯燥和身体的不适。而我,我总是一上车就焦虑又激动,睡不着,怎么也睡不着。
我曾在深夜坐过完全陌生的人的顺风车。
那一次实在是急着回家,又实在是买不到车要了。台阶票都买不到。只好在客运站四处打听黑车的价格令我迟疑。这时,有人看出了我的窘迫。他给了我一个电话,说,正好这两个小伙子的车要去富蕴县,你去找他们吧。他们的车便宜。
我不认识那个人,更没法了解他所说的那两个小伙子。但还是打出了电话。对方是维吾尔族,汉话说得不太清楚,我们好容易才完成沟通。他让我某时去某处等他。我答应了。
但挂了电话又后悔了。
实在不敢。那时我还年轻,单独一个人,女性,又是深夜的出行,几百公里的路程,怀揣现金。这种情况下无论谁都没法相信陌生的人吧。
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对方打�砹说缁埃�问我为什么还没到。又说他等不了我太久,那个地方不让停大车了。不知为什么,这通电话让我选择了信任。我赶了过去。
真的是完全的陌生―陌生人介绍的陌生人,走的路也完全是陌生的,在我印象里从来没走过。
天色越来越暗,道路越�碓狡�僻。荒郊野岭的,我越来越不安。无数次想问旁边两个人:“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不走大路?”但都拼命忍住了。因为我知道他的问答。他必然会说,这条路不收费。
不能让他们看出我的怀疑和不安。如果什么事也不会发生,这种怀疑就是对别人的伤害。如果真发生了什么事,这种怀疑屁用也没有。把一切捅开了闹大了之后我还能怎样呢?难不成跳车吗?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让我选择�^续信任他俩和所有年轻的少数民族货车司机一样,也拧开最大音量播放着本民族流行音乐。这让我有了一种奇异的安心,觉得他�z真的就只是普通的年轻人。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性情……明明难以信任别人,又总是在替别人的合理性寻找依据。遇到可能存在的危险时,往往不是逃避,而是不断说服自己不用逃避。感到害怕时,又努力伪装成不害怕。
我心怀惧意,高度清醒,异常疲惫。我不知道那两人是否感受到了我的情绪。他们始终在激烈的音乐声中平静地交谈,似乎从来不在意我的存在和我的感受。
虽然是深夜,我也明显感觉到了车辆的行驶方向不对。确实不对。我们应该笔直往北走,可他们一直往东开。开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拐弯。
终于,在凌展两点,我忍不住了,装作刚睡醒的样子,问出自己的疑惑:“我们现在去哪里?”司机说:“先去另一个地方办点事。”却再没有别的解释了。口吻依然那么平静,神态看上去好像也没觉得我这个问题有什么突兀的。我接着问:“哪个地方?”他说出一个我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宇。
我一路以来的怀疑和恐惧终于达到了顶点。但是,在这辆奔驰的夜行车上,在无尽的黑夜中,无边的荒野上,面对两个年轻的男人……如果真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丝毫无从抵抗,无法自保。于是我还是咬牙选择相信,强迫自己继续相信。
总不能跳车吧?
果然,半小时后车辆驶入了一个黑乎乎的村庄。没有路灯也没有月亮,车在村子里七拐八拐,最后在一家人的院门前停下�恚�熄火。
两人招呼我一起下车,然后大力拍打院门,呼喊主人。
我毫无办法,别无选择,和他们一起站在黑暗中。逃都没处逃,这个陌生的地方,哪边有墙哪边有路都搞不清楚。恐惧感和坚决要求信任这一切的意念在身体里激烈对撞。我想要更理智一些,但最终发现,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可能是最理智的。
不久男主人过来开了门。他手持手电筒,披著外套,看得出刚刚从床上爬起。三个男人在门口寒暄了几句,然后招呼我一起走进去。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家庭。女主人一边系外套扣子一边从内室走出。地向两人繁琐地问好了全套的问候的�Y仪。最后又看向我,多��了几句。我不懂维吾尔语,但是关于我的这几句话恰好都听懂了。因为和哈�_克语很像。
女主人问:“她是谁?”
司机说:“搭车的。”
“她去哪里?”
“哦丹。”
“哦丹”就是富蕴县。
至此,像是终于得到了最大的保证,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已是深夜,但女主人还是架锅烧水揉面,给我们准备起食物来。三个男人坐在旁边的床榻上商议事情。我如同梦游一般,帮着女主人添柴烧火。在这个不知何时的深夜里,不知何处的小村庄深处,毫不相识的一个家庭,毫无关系的四个人――想想都觉得神奇。
直到那会儿才终于感到疲惫。并且终于感到了平静。
大家在昏暗的光线里吃完一顿简单的餐食。男人们又往车上装了些大件的东西后和主人告别。
这回车辆调头笔直向北。仍然是音乐声震天,仍然是长夜漫漫。我靠着座位,终于渐渐有了睡意。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买不到票,黑车价格又太贵,“我”才在陌生人的建议下联系了两个小伙子。
B.“我”不敢相信陌生人,但他们打来的电话让“我”选择了信任,于是赶了过去。
C.开车的小伙子们非常热爱生活,所以大音量播放流行音乐,“我”也因此而安心。
D.司机和女主人的问答终于使“我”放下心来,“我”竟然对眼前的一切感到神奇。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交代“我”上车就睡不着,最后又写“渐渐有了睡意”,前后反差表明这次夜行对“我”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
B.女主人深夜起床,用全套的礼仪欢迎客人,生火做饭招待客人,对她美好形象的刻画强化了文章对美好人性的表达。
C.心理描写贯穿全文:“我”先是没有办法而无奈搭车,然后觉察方向不对而焦虑恐惧,最后听懂他们的对话而释然。
D.黑暗是文章环境描写的主色调,天色越来越暗,村庄黑乎乎的,农家屋子的光线昏暗等都衬托出“我”内心的恐惧。
8.“我”为什么觉得“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可能是最理智的”?(4分)
▲
9.在文章的其他章节,作者将乘车夜行分为四步:离别、忍耐、抵达、回想。你认为作者将“回想”列入乘车夜行的步骤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Ⅱ
(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6.(3 分)C(“小伙子们非常热爱生活”错误,他们大音量播放流行音乐,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普通的年轻人,所以“我”因此而心安。)
7.(3 分)D(“农家屋子的光线昏暗”没有映衬出“我”内心的恐惧,“我”听懂司机和女主人的对话已经松了一口气了,逐渐消释了恐惧,光线昏暗只是客观描写。)
8.(4 分)①“我”处在恐惧之中,如果他们真是坏人,“我”没有任何反抗和逃脱的可能,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济于事;②“我”又选择相信他们是好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他们的怀疑和伤害。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①回想是情感的释放和延续,作者在回想中再次感受到当时夜行车上的焦虑和恐惧,以至于讨厌远行,讨厌坐长途车。②回想是旅程的提炼和升华,作者回想的不只是一次夜行的经历,而是融入了更为复杂的人性思考。③回想是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这次夜行的经历成为了作者宝贵的经验,让她更加从容地应对人生中的不确定性。
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