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梁生宝买稻种
柳青
①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在两分钟里头,列车把一些下车的旅客,倒在被雨淋着的小站上,就只管自己顶着雨毫不迟疑地向西冲去了。
在春汛期间,郭县北关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每天晚班火车到站后的最后一次摆渡,这次车下来的旅客,不得不在车站旅馆宿夜。现在全部旅客,听了招徕客人的旅馆伙计介绍了这个情况,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了。②
小街上,霎时间,空寂无人。只有他――一个年轻庄稼人,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一个破席棚底下。
你为什么不进旅馆去呢?难道所有的旅馆都客满了吗?
不!从渭河下游坐了几百里火车,来到这里买稻种的梁生宝,现在碰到一个小小的难题。蛤蟆滩的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住一宿都要几角钱――有的要五角,有的要四角,睡大炕也要两角。他舍不得花这两角钱!他从汤河上的家乡起身的时候,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他想:走到哪里黑了,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天时地势,就把他搁在这个车站上了。他站在破席棚底下,并不十分着急地思量着:
“这到哪里过一夜呢……”
他那茁壮的身体,站在这异乡的陌生车站小街上,他的心这时却回到渭河下游终南山下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他起身时收集稻种钱,可不容易来着!有些外互助组的庄稼人,一再表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是他组长垫着。要是他不垫,嘿,就根本没可能全组实现换稻种的计划。
“生禄!”他在心里恨梁大老汉的儿子梁生禄说,“我这回算把你看透了。整党学习以前,我对互助合作的意义不明了,以为你地多、牲口强,叫你把组长当上,我从旁帮助。真是笑话!靠你那种自发思想,怎能把贫雇农领到社会主义的路上哩嘛?我朝你借三块钱,你都不肯。你交够你用的稻种钱,多连一角也不给!我知道你管钱,你推到老人身!好!看我离了你,把互助组的稻种买回来不?”
现在离家几百里的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有运费和他自己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一种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他的互助组已经决定:今年秋后不种青稞!那算什么粮食?富农姚士杰、富裕中农郭世富、郭庆喜、梁生禄和中农冯有义他们,只拿青稞喂牲口;一般中农,除非不得已,夹带着吃几顿青稞;只有可怜的贫雇农种得稻子,吃不上大米,把青稞和小米、玉米一样当主粮,往肚里塞哩。生宝对这点,心里总不平服。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用铅笔敲着桌子说的话。这位区委书记敲着桌子,是吸引人们注意他的话,他的眼睛却深情地盯住生宝。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不!我哪怕就在房檐底下蹲一夜哩,也要节省下这两角钱!”生宝站在席棚底下对自己说,嗅惯了汤河上亲切的烧稻草根的炊烟,很不习惯这车站小街上呛人的煤气味。
做出这个决定,生宝心里一高兴,连煤气味也就不是那么使他发呕了。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只有那些时刻盼望领赏的人,才念念不忘自己为群众吃过苦。而当他想起上火车的时候,看见有人在票房的脚地睡觉的印象,他更高兴了――他这一夜要享福了,不需要在房檐底下蹲。嘻嘻……
他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抱着被窝卷儿,高兴得满脸笑容,走进一家小饭铺里。他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他打着饱嗝,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他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
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他更不因为人家笑他庄稼人带钱的方式,显得匆忙。相反,他在脑子里时刻警惕自己:出了门要拿稳,甭慌,免得差错和丢失东西。办不好事情,会失党的威信哩。
梁生宝是个朴实庄稼人。即使在担任民兵队长的那二年里头,他也不是那号伸胳膊踢腿、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角色。在1952年,中共全党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整党运动中,他被接受入党。雄心勃勃地肩负起改造世界的重任以后,这个朴实庄稼人变得更兢兢业业了,举动言谈,看上去比他虚岁二十七的年龄更老成持重。和他同一批入党的下堡村有个党员,举行过入党仪式从会议室出来,群众就觉得他派头大了。梁生宝相反,他因为考虑到不是个人而是党在群众里头的影响,有时候倒不免过分谨慎。……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了。1953年间,渭河平原的陇海沿线,小站还没电灯哩。③
夜间,火车一过,车站和旁的地方一样,陷落在黑暗中去了。没有火车的时候,这公共场所反而是个寂寞僻陋的去处。生宝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票房的全部情况。他划第二根洋火,选定他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他才把麻袋在砖墁脚地上铺开来了。
他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和衣睡下了,底盘上衬着麻袋和他的包头巾。他掏出他那杆一巴掌长的旱烟锅,点着一锅旱烟睡下,香喷喷地吸着,独自一个人笑眯眯地说:“这好场地嘛!又雅静,又宽敞……”
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但是,也许是过分的兴奋,也许是异乡的情调,这个远离家乡的庄稼人,睡不着觉。
④
票房的玻璃门窗外头,是风声,是雨声,是渭河的水声。
(选自柳青《创业史》,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顶着”“披着”“抱着”麻袋,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勾勒出梁生宝顶风冒雨,不辞辛劳,坚定朴实的形象。
B.小说通过回忆,插叙了梁生宝动身以前的一些情景,交代了他为什么舍不得花钱在旅馆住宿的原因。
C.梁生宝在饭铺付钱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虽并非显其小气,却隐含作者对他“不免过分谨慎”的微讽。
D.文末“他想:在这里……稻种!”一节,发人深思: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就是在与艰难困苦斗争中创建的。
7.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环境描写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处与《哦,香雪》写法相似,“只管”“顶”“毫不迟疑”“冲”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列车的执着坚定,饱含情感的力量。
B.第②处写车站小街霎时之间人流云散,冷寂凄清,渲染出空寂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梁生宝远离家乡的惆怅与前途未卜的迷茫。
C.第③处写车站隐没在黑暗之中,既刻画出此地的简陋与落后,也为后文书写梁生宝积极乐观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了很好的铺垫。
D.第④处写车站风雨声、渭河流水声,虚实兼具,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梁生宝内心深处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8.心理描写在小说中常见常用。简要分析文本中心理描写的方法与作用。(4分)
9.新文学评论家朱寨认为,《创业史》中的人物都是有个性的,精神面貌轮廓是清楚的,而这些人物之所以给人留下如此显明的印象,“是由于他们都具有这一历史时期的显明的时代色彩和突出的阶级特性”。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答案:
6.C
【解析】小说描写梁生宝在饭铺付钱,说明这个钱包事关重大,他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和贫下中农的利益和党的事业联系起来,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并无“微讽”之意。
7.B
【解析】“渲染出空寂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梁生宝远离家乡的惆怅与前途未卜的迷茫”中“悲凉”“远离家乡的惆怅与前途未卜的迷茫”的分析不当。此处通过前述文字的叙写,渲染气氛,是为了引导梁生宝这一角色的出场。
8.①内心独白。如“‘生禄!’他在心里恨梁大老汉的儿子梁生禄说”这一自然段,均是梁生宝的内心独白,刻画出这一人物的善良、无私、自尊与有胆识。
②动作暗示。如“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他在饭铺数钱付钱环节,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刻画出梁生宝关心群众和党的利益,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③环境烘托。如小说节选结尾部分“票房的玻璃门窗外头,是风声,是雨声,是渭河的流水声”中的风声、雨声、流水声,渗透着梁生宝此时内心的复杂与激动。④心理剖析。“现在离家几百里的生宝,心里明白……”一节,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角度,细腻地刻画了梁生宝克己利人、善良仗义的形象,寄予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评分细则】方法与作用每个要点2分,分析出两种方法与作用即可给满分。要点呈现上可以先指出两种方法,然后再分析。也可以一种方法,一个分析。
心理刻画分析手法参考:动作暗示、神态暗示、语言暗示、环境烘托、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心理剖析等。
9.①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梁生宝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听从党的指示,为群众办事,厌恶私有制,他是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农民这一群体的典型。②人物思想具有特定的阶级特性。如文中的贫雇农互助组、富农、富裕中农、中农等群体与个人,他们的生存境遇,都使人物具有一定的阶级特点。③作者刻画这些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突出阶级特性的人物,意在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呈现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表达对舍小家为大家以谋求共同富裕的创业观、超越个人利益的高尚精神境界的推崇与赞美。
【评分细则】本题要求从人物的角度去分析其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特色与阶级特性,同时朱寨的评价语应该还暗藏作者刻画这样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用意一层。因此,学生应紧扣时代色彩、阶级特性和形象意义三个角度展开,不能仅围绕一个方面展开。如果学生只是从时代色彩、阶级特性两个方面展开,满足三个要点的要求,也不能给满分;如果学生只是从一个角度展开,即使满足三个要点的要求,只能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