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坚《党费》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并且利用个别动摇分子破坏我们,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什么都买!咱不要,咱不要!”
妞儿不如大人禁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地倚在她妈的身上。大概也是轻易不大见油盐,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还是一个劲地扭着她妈的衣服要吃。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直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你这就不对了,要卖嘛,自己的孩子吃根菜也算不了啥,别屈了孩子!”
她看我来了,又提到孩子吃菜的事,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哪里有咸菜卖啊!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困难。这刚刚凑齐,等着你来哪!”
我想起来了,第一次接头时碰到她们在摘青菜,就是这咸菜啊!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地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我看看孩子,孩子不哭了,可是还围着个空坛子转。我随手抓起一把豆角递到孩子手里,说:“千难万难也不差这一点点,我宁愿十天不吃啥也不能让孩子受苦!……”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白鬼来搜人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为了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
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从楼板缝里往下看,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既然敌人已经发觉了,看样子是逃不脱这一关了,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八角坳的党组织还在,反‘夺田’已经布置好了,我们能搞起来!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就是刚才来的那个女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停了一会儿,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说话了,只是声音又变得那么和善了:“孩子,要是你能带,也托你带上山去,或者带到外地去养着,将来咱们的红军打回来,把她交给卢进勇同志。”话又停了,大概她的心绪激动得很厉害,“还有,上次托你缴的钱,和我的党证,也一起带去,有一块钱买盐用了。我把它放在砂罐里,你千万记着带走!”
话刚完,白鬼子已经赶到门口了。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我从板缝里看她,她还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和善,那么安详。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闯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她摇摇头:“不知道!”
那家伙儿打量了一下屋子,命令其他白鬼说:“给我翻!”
她猛地一挣跑到了门口,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两个白匪跑出去,一阵脚步声往西去了,剩下的两个白匪扭住她就往外走。
我原来想事情可以平安过去的,现在眼看她被抓走了,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得去!凭我这身板,赤手空拳也千个够本!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这是我听到她最后的一句话。这句话使我想到刚才发生情况时她说的话,我用力抑制住了冲动。但是这句话也只有我明白,“听妈妈的话”,妈妈,就是党啊!
当天晚上,村里平静了以后。我收拾了咸菜,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黄新同志的党证和那一块银洋,然后,把孩子也放到一个箩筐里,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
见了魏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听我汇报。他详细地研究了八角坳的情况以后,按照往常做的那样,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然后掏出手巾,蘸着草叶上的露水,轻轻地,轻轻地把孩子脸上的泪痕擦去。
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开篇写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进行破坏,村里的党组织受到损失,交代了“我”来八角坳的原因。
B.黄新家屋里地上破坛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腌菜,这些咸菜是几个党员省吃俭用凑出来的,体现了党员爱党奉献之情。
C.黄新哄孩子不要拿咸菜,说等卖掉之后给她买烧饼,这痛苦的谎言蕴含着对孩子的心疼,更表现了她对党的赤诚之心。
D.黄新喊“程同志,往西跑啊”,《荷花淀》中水生嫂等人遇敌时把船往荷花淀里摇,都是想把敌人引开,表现了她们的机智。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咸菜”为线索,从黄新整理咸菜,不让孩子吃咸菜,到托付缴“党费”,再到最后“我”将咸菜交给魏政委,情节结构脉络非常清晰。
B.第3段中连用两个“瞅了瞅”,前一处体现出黄新作为母亲的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后一处表现出黄新作为党员的内心纠结与抉择的困难。
C.“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中的省略号起到了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说明黄新爱党之心和献身精神难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现。
D.“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一语双关,既指让孩子听话,表现对她的关爱与牵挂;也是对同志的殷切叮嘱,要听党的话,不要暴露。
8.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典型性。请结合文本概括小说中“妞儿”这个形象的典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9.“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创作者共同的追求,讲故事的方法多种多样。本小说在讲述故事时使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D(“都是想把敌人引开”理解错误,水生嫂等人是想摆脱敌人。)
7.B(后一处表现出黄新“内心纠结与抉择的困难”错误,由后文“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说明此时黄新的党性战胜了母爱,心中已有明确的决定。)
8.①身份的典型性:革命者的后代。
②经历的典型性:革命时期与家人一起经历艰难。
③意义的典型性:未来希望的承载者。
(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可得4分。答对“妞儿”的具体形象特征只给2分。)
9①选用恰当的叙述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真实可信,增强了感染力。
②设计典型的情节:在矛盾冲突中推进故事,情节起伏变化。
③采用多样的叙事方法:运用大量对话,抓住细节讲故事,增强了生动性和节奏感。
④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用短句,渲染了紧张氛围,增强现实感。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如有其他回答,内容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0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