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憩园
[注](节选) 巴金
“小时候爹顶爱我。我记得从我三岁起,就是爹带我睡觉。妈喜欢哥哥。哥哥自小就不听爹的话。爹一天不在家,到晚上才回来,回来就要跟妈吵嘴,有时候吵得很凶,妈哭了,第二天早晨爹跟妈讲几句好话,妈又高兴了。过两天他们又吵起嘴来。哥哥有时还帮妈讲几句话。我躲在床上,不敢做声,也睡不着觉。后来爹上床来,拉开我的铺盖,问我是不是他们吵嘴吵得我不能睡觉,我只点点头。他流着眼泪,说他以后不再跟妈吵嘴了,我也轻轻地哭了。他拿好多话劝我,我后来就睡着了。”
小孩这样地开始讲他的故事。姚太太坐在沙发上,我坐在床沿上。
“有一回我已经睡了,妈拉我起来,要我同哥哥两个给爹磕头。爹接连顿脚抓头发,结结巴巴,说了好几个‘你’字。妈指着他说:‘你今天怎么不讲话了!你也会不好意思吗?他们都是你的儿子,你拿出你做父亲的架子,教训他们呀!你跟他们说,你花的是你自己挣的钱,不是他们爷爷留给他们的钱!’爹说:‘你看寒儿都给你吓哭了。你还紧吵什么!给别人听见大家都丢脸!’妈更生气了。她说话声音更大,她说:‘往天你吵得,怎么今天也害怕吵了!你做得,我就说不得!你怕哪个不晓得你在外头快活!哪个不笑我在家里守活寡……’爹一句话也不说,就甩开妈的手转身跑出去了。妈在后面喊他,他也不回转来。妈哭,哥哥哭,我也哭。妈望着我们说:‘你们要好好读书,不然我们大家都要饿死了。’我讲不出一句话。我听见哥哥说:‘妈,你放心,我长大了,一定要给你报仇!’”
“爹一连两晚上都没有回来,妈着急了,埋怨她自己不该跟爹吵嘴。第三天早晨爹回来了,妈跟爹又有说有笑的,还交了一对金圈子给爹,爹很高兴。下午爹陪着妈,带着我跟哥哥出去看戏。我偷偷跟爹说:‘爹,你以后不要再跟妈吵嘴了。’他对我赌咒说,他以后决不再吵嘴了。”
“可是过了不多久,他又跟妈大吵一回。于是,差不多每过一两个月妈就要交给爹一样值钱的东西。爹拿到东西就要带着妈跟我们出去看戏上馆子。”
“他们都说我懂事早。的确我那个时候什么都明白。①
我晓得钱比什么都有用,我晓得人跟人不能够讲真话,我晓得各人都只顾自己。有时候他们吵得凶了,惊动了旁人,大家来看笑话,却没有人同情我们。”
②
“妈常常对我们说,钱快给爹花光了。可是妈还是拿钱给爹用。妈还跟我们讲过,她拿给爹的是外婆留给她的钱,爹现在拿去做生意。爷爷留下的钱早就给爹花光了。”
“有一天爹带我出去买东西,买好东西,他不送我回家,却把我带到一个独院儿里头去。那儿有个很漂亮的女人,爹叫我喊她‘阿姨’。她跟爹很亲热。我们在那儿坐了好久才回家。”
“第二年妈就晓得了‘阿姨’的事情,才晓得从前交给爹的东西,并不是拿去押款做生意,全是给‘阿姨’用了。两个人大吵起来。这一回吵得真凶,直到爹向妈赔过礼,答应以后取消小公馆。他这一天没有出门,到晚上妈的气才消了。”
“这天晚上还是我跟爹一起睡。我看见爹眼里有泪水,我对他说:‘爹,你不要再跟妈吵嘴吧。我害怕。’说着说着我就哭了。我又说:‘你从前赌过咒不再跟妈吵嘴。你是大人,你不应该骗我。’他拉住我的手,轻轻地说:‘我对不起你,我不配做你父亲。我以后不再跟你妈吵嘴了。’③
我说:‘我不信你的话!过两天你又会吵的,会吵得连我们都没有脸见人。’爹只是叹了一口气。”
“大伯伯一死,公馆里头人人吵着要彻底分家,要卖憩园。妈也赞成。就是爹一个人反对,他说这是照爷爷亲笔画的图样修成的,并且爷爷在遗嘱上也说过不准卖公馆,要拿它来做祠堂。他的话没有人肯听。”
“那天,在堂屋里头,二伯伯同四爸跟爹大吵。爹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话。④
爹说:‘你们要卖就卖吧。我绝不签字。我对不起爹的事情做得太多了。我是个不肖子弟。我丢过爹的脸。我卖光了爹留给我的田。可是我不愿意卖憩园。’爹不肯签字。妈出去把哥哥找来了。哥哥走进来也不跟爹讲话,就走到桌子跟前,拿起笔把字签了。爹瞪了他一眼。他就大声说:‘字是我签的,房子是我赞成卖的。三房的事情我可以做主。我不怕哪个反对!’”
“爹叹口气牵着我的手走进憩园。他拉我到茶花那儿去,要我去看他划在树上的字。爹指着那几个字对我说:‘它的年纪比你还大。’我问他:‘比哥哥呢?’他说:‘比你哥哥还大。’他叹了一口气,又说:‘看今天那种神气,你哥哥比我派头还大。现在我管不住他,他倒要来管我了。’我也说:‘哥哥今天对你不好,连我也气他。’他摇摇头说:‘我倒不气他。他有理,我实在不配做他父亲。’我大声说:‘爹,他是你的儿子。他不该跟旁人一起欺负你!’爹说:‘这是我的报应。我对不起你妈,对不起你们。寒儿,记住爹的话,你不要学我这个不争气的父亲。’我说:‘爹,我不恨你。’他不讲话,只是望着我,流下眼泪。”
“他把我引到金鱼缸那儿去。缸子里水很脏,有浮萍,有虾子,有虫。爹拿手按住缸子,我也扶着缸子。爹说:‘我小时候爱在这个缸子里喂金鱼,每天放了学,就跑到这儿来,不到他们来喊我吃饭,我就不肯走。那个时候缸里水真干净,连缸底的泥沙也看得清清楚楚。我弄到了两尾“朝天眼”,你爷爷也喜欢它们。他常常到这儿来。有好几回他跟我一起站在缸子前头,就跟我们今天一样。’”
“他又说:‘我想起来,你爷爷临死前不多久,有一天我在花园里头碰到他,他忽然说:‘我看我也活不到好久了。我死了,不晓得这个花园、这些东西,还保得住多久?我就不放心你们。我到现在才明白,不留德行,留财产给子孙,是靠不住的。这许多年我真糊涂!’你爷爷的确说过这样的话。我今天才懂得他的意思。可是已经迟了……”
[注]《憩园》以第一人称“我”――黎先生作为故事的叙述者,他接受朋友姚国栋的邀请,去他家居住。姚国栋的家中有一个非常美丽的花园,黎先生在花园中散步时,发现有一个小孩(寒儿)天天来花园摘花,从而引出了花园以前的主人――杨梦痴(排行老三)的故事。文中的“爹”即杨梦痴,小孩即寒儿。杨梦痴的形象有作者五叔的影子,作者对他的五叔持批判态度。但自从作者离家出走以后,就一直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反思,《憩园》自始至终存在着作者的反思和忏悔,这些思想都集中体现在寒儿身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句子①通过寒儿幼小的心灵发出的痛苦的自白,无情地揭露了金钱对人的腐蚀和大家族内部的倾轧和炎凉。
B.句子②写尽管杨老三不断“犯错――认错――再犯错”,但杨老三太太都毫无原则地原谅了他,可见杨老三太太软弱无能。
C.句子③可见寒儿内心隐藏着的对父亲的怨恨,只是小说里更多表现的是他对父亲的爱,语言描写贴合人物身份。
D.句子④可见杨老三心存孝心,而杨老三留恋憩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对幸福童年的记忆是其中之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哥哥待父亲似乎太坏了,弟弟对父亲又太好,实际上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正代表着巴金人格和思想的两个方面。
B.“结结巴巴”在文中出现两次,一次是面对妻子的诘责,一次是面对族人的威逼高压,可见杨老三虽然是个败家子,但个性柔顺。
C.“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来听杨家小孩讲述杨老三的故事,“我”犹如“看客”,与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有异曲同工之妙。
D.憩园既是公馆名称,也是小说题目,是旧主人成长之所也是被其败掉之地,可见作为空间因素的憩园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性意义。
8.美国学者内森・K・茅认为《憩园》是一部饶有兴味的作品,“它的成功在某些方面还要归于巴金描绘了杨梦痴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杨梦痴的形象。(4分)
9.小说以杨家小孩“寒儿”的视角讲述故事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6.B(“可见杨老三太太软弱无能”于文无据,杨老三太太毫无原则的原谅很可能和当时妇女的地位、观念等有关)
7.C(“与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有异曲同工之妙”错,“我”并没有表现出冷漠、猎奇的意味,和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有很大不同)
8.①败家子形象。杨梦痴花光家产,骗取妻子陪奁,秘置公馆在外风流快活。②慈父形象。杨梦痴疼爱儿子,满怀父爱,渴望与寒儿一起生活,但又无力祛除身上的恶习,害怕给儿子带来更大的伤害。③悔悟者形象。杨梦痴在败家后忏悔认错,遵照父亲遗嘱,坚决反对变卖憩园。(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塑造人物形象。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到杨梦痴的人生经历,展现其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②揭示小说主旨。作者借杨家小孩之口,对造成杨梦痴堕落的根源――信奉财富“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进行冷静清醒的批判。(或者答“只重财富不重德行”)
③产生陌生化效果。儿童视角特有的单纯稚嫩超越了成人读者的期待视野,给予读者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对文本产生新奇感。
或:以儿童视角去看待大人们的行为、言语以及家庭的纷争,没有过多的主观猜测和复杂的分析,使得故事呈现出一种质朴的真实感。或:通过儿童的眼睛来展现,儿童的天真无邪与成人世界的复杂、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对人性的真实呈现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