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以《群鸦》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群  鸦
靳以
沈太太今天特别热心地盼着沈先生可以早些回来吃晚饭,她殷切地望着钟,古怪的是钟竟不肯移动……
门开了。仆人告诉她,沈先生有聚宴,请沈太太自己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她也不能静下心去,不能说给人听的“新闻”像小鸟一样地飞着,顶撞着她的心。终于,她想到了一个人――楼下的李太太。于是她像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一样。
她匆匆地跑到楼下去,就看见李太太李先生和一个女孩子正在吃饭,他们请她坐了,他们除去同住的关系外,李先生和沈先生还是同事。
本来是想把使她行立不安的这一点事情告诉李太太的,李先生又在这里,总是不大好意思。她只好耐性地在那里坐着,眼睛望着绕着电灯的飞蛾。还算好,李先生很快吃完饭回房了,于是她才得意地说:
“李太太,你知道么,我,我是想来告诉你一件新鲜事的。”
在她这么一句半吞半吐的话的中间,已经暗示着这件事是多么有味,多么值得听。
“什么事,沈太太,快点说出来吧。”
“你知道在他们那里办公的有一位王女士么?”
“是那位说独身的王紫瑛女士么?”
“是,就是她―-”
“真是年轻轻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有那怪癖气!”
“快不要信那些吧,我今天看见她了,在中央大街,同一个长得很帅的男人在一起。”
“是么?”李太太颇惊讶地说,“听说她连男同事都不大高兴理的,而且不擦粉也不染口红。”
“就是这样反常的人才能做惊人的事呢!”沈太太像是老于世故的,“那个男人的年岁和她差不多,很亲密的样子,提了许多纸包。”
“那一定是陪她买东西了。”    
“当然啦,你还记得她说过的:女人降低自己的身份,男人就会讨好。可是她现在呢,不也是跳不出女人的图子?”
“说说人总是容易的,到了自己也还是那么一回事!”
她们同声地叹息着,摆着头。
沈太太把在心中�H有味的新鲜事说过后,才觉得心中松快了。
实在是觉得想说的话都说完了,她才又叮咛一番不要把那件新鲜事说出去,站起来告辞,翩然地又飞上楼去。
这时候,李先生颇松闲自在地从隔壁的房里走出来。
“总也没有完,不知道成天在说些什么!”
“当然是有要说的事情,也是值得说的新鲜事――”实实在在的她在想着他是不是也是一个“别人”?
“你知道在你们那里的王女士么?”
“王紫瑛,是不是?她今天告了假。”
想起这个名字来,他的心中觉着点酸溜溜的。
“我从你那里知道了不少她看不起结婚的女人的话,她�R过我们是家鸽;可是她自己,你能知道么?”
“什么事呀?”
“随了一个年轻的男人,在中央大街上走着。”
“那有什么关系呢?”
“有人看见他们好像是并着肩从××旅馆出来的。”李太太故意低下头,像含羞又不屑于提起的样子。
“这话可信么?”
“我和你说这些�e话有什么用,沈太太特意来告诉我的。”
李太太摆出来严重的意味,间接地证明了事情的真实。
“难以想得到的!”李先生用手摸着下�上几根胡子,摇着头。
“你们不都推崇她是有作为的女人么?”李太太得意地,露了极度的锋芒说着,“我就是不愿意看这样的人,把理想放得不近人情的高,到末了还要跌下来。”
第二天李先生去署里办公,已经有六七位同事在那里闲谈。谈话的重心,自然是聊王女士两天没有到署的原因。他暗地里笑着他们缺乏事实的猜想,他也笑着他们对她育目的崇拜。他想着只有自己是了然的,能看清她是如何的一个人。
他听着听着,感觉像有一条虫子似的在他的嗓子里爬。他吃力地把它咽下去,可是很快地又上来了。
于是由他那天才般的渲染把这件新鲜事散播了。他说完了的时候脸在红涨着,像英雄一样地站在那里。但是顿然间他想起了太太吩咐过的不对别人讲的话,他有一点狼狈,但也是很理直气壮地站着。
――万一这话传到王女士那里呢?那有什么呢,我又不是凭空说,我是有根据的!
他周密的思想,像一个能攻能守的勇士。
终于有人告诉了王女士。
她非常气��,她追想起来当她告了两天假之后,为着陪了从欧洲回来的弟弟观光这城市,同事们用了如何恶毒的眼光在望着她。
她想着自己若是有那样力量的人,就把说这不负�任的话的人在手掌里捏碎了。
在星期日,有人按着李家的门铃。打开门站在那里的是王女士,带着冬天一样的脸色,后面还有一个男人。虽然李太太露着笑容,对方仍然是凛若冰霜的样子。
“我不知道那些话是从哪里说起来的!”王女士拖长了每一个字说着。
“唔,这话我不是没有根据,我可以找出来告诉我的人。”李先生慢慢地红涨了脸说。
他到卧室去,把这件事说给太太听,她就很负责很勇敢地把沈太太请下来。
所有关系人都聚齐了。
“我就请问是哪一位亲眼看见的?”
“我们没有看见,我们是从沈太太那里听来的。”
“什么,谁告诉你们的,我只告诉李太太一个人。再说,我说在街上看到王女士和一个男人走,这事我没有说谎吧?”    
沈太太说完了把脸朝了王女士。
“我这人说话是肯负责的,我最恨那种人,惹出是非来还要推卸责任!”
“究竟是谁说在××旅馆里看见我?”
“我也没有那样说,我告诉他的时候好像是从××旅馆出来,从那里面出来也不一定有不好的行为,也许是去吃饭。”
“我也并没有多说呀!”李先生表白着。
“李太太,可是我没有告诉你王女士好像从××旅馆出来吧?”沈太太得意地问着。
“我要是看见别人在街上走,我决不会当新鲜事说给别人听。”李太太也颇有理由地反攻。
“我要是答应了人家,也决不会违背自己的话。”沈太太也不示弱。
“其实这事情我并不大注意,我早就知道人类是什么东西。我自己想创造理想中的全人,于是就有人来中伤。我来的目的,纯然是想来劝告,说到我的时候自然一笑置之,关于别人的话,那会引出大的麻烦来。’
王女士露了极不屑的样子,说完了半仰着头,就起身告辞。还没等李先生把抱歉的话说完,来客们已经走出门去。
一个快活的星期日,为这件事搅得黯淡了。
李先生懒懒地又回到自己的房里去。李太太也在那里无精打采地坐着,他们的孩子进来扯了她要她出去看看。
驮了晚霞的乌鸦,成群地从东飞到西去,呀呀地烦躁地叫着。
“看这个有什么好,怪吵人的。”
她摔开孩子的手,又跑进房里去。
(写于1934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太太觉得王紫瑛看不起结婚的女人,王紫瑛骂过她们是家鸽,李太太心里一直愤愤不平,因此,在知道王紫瑛也不过如此时,心里特别解气。
B.第二天李先生去署里办公时,已经有六七位同事在那里闲谈,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小说暗含了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批判。
C.小说中的王紫瑛是一名有独立自主婚姻观的新女性,但这类人却在社会受到其他人的另眼相待,间接地反映这个社会的病态。
D.王紫瑛还没等李先生把抱歉的话说完就起身告辞,因为劝告的目的已达到,相信李先生、李太太会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说“古怪的是钟竟不肯移动”,侧面反映了沈太太想把自己看到的“新闻”分享给别人的急切心理。
B.沈太太在李太太家“眼睛望着绕着电灯的飞蛾”,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她掩饰自己急于播报“新闻”,又碍于场合的尴尬心理。    
C.“他周密的思想,像一个能攻能守的勇士”一句运用反语,极具讽刺意味,越是肯定,就越是否定李先生的“周密”和“能攻能守”。
D.文中多处运用了“责任”“负责”等词语,意在渲染、强调这种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暗含了对人物的某种肯定,深化了主题。
8.在对话中凸显人物形象是小说常用的方法,请根据小说相关内容分析李太太、沈太太的共同性格特点。(4分)
9.请分析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案:
6.D(“相信李先生、李太太会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说法错误,从文中王紫瑛说“其实这事情我并不大注意,我早就知道人类是什么东西”可知这一说法不成立)
7.D(“也暗含了对人物的某种肯定”说法错误,从文中看,其实是对人物暗含了嘲讽)
8.①爱搬弄是非。沈太太把在街上看到王女士和一个男人走的事告诉了李太太,李太太又把这事告诉了李先生。②推卸责任。面对王女士的质问,李太太说“我们没有看见,我们是从沈太太那里听来的”,沈太太说“从那里面出来也不一定有不好的行为,也许是去吃饭”。(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成群的乌鸦正象征那些无聊、喜欢搬弄是非的闲人;②侧面反映了李太太等人在被人教训后烦躁的心境;③照应了文章标题“群鸦”;④以景寓意,既形象又语含讽刺之意,有利于强化主旨。(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4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