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积累与运用(
30
分)
积累与运用(
30
分)
学校开展“古诗苑漫步”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 我爱诗词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7分)
①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chún cuì,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②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chún cuì,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②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选自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中国诗歌史的源头是《诗经》。《诗经》以后的诗歌史百派九流,千汇万状,而且bō lán dié qǐ,名家辈出,应该选择哪些诗人来推荐给读者呢?笔者思之再三,拟定一条原则:只选在人生态度和作品境界两方面都对后人有巨大影响的第一流诗人。根据这条原则,本书选定的名单是(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
(选自莫砺锋《诗意人生》,有删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2分)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2分)
【隔膜】qé mó①名隔阂:两人之间有~。②形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多年不通消息,彼此间~起来。③形不通晓;外行:我对这种技术实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甲】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
隔膜。
隔膜。
【乙】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隔膜起来……
隔膜起来……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线句①中“喜欢”“低下”“特质”的词性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
B.“中国诗歌”“百派九流”“名家辈出”“爱好小说”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冒号。
◆
诗与书画
诗与书画

2.从下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2分)
3.古人讲究诗画合一。为下面的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诗与音乐
诗与音乐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5分)
______可以说,没有诗词韵律的音乐是苍白无力的,而缺乏音乐性的诗歌也必将在艺术上大为逊色。
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结合,使历代文化得以闪烁璀璨的光辉。
(1)把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好诗的诞生又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②音乐对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③从古至今,我国的音乐与诗歌总是紧密并存的。
④对诗歌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5.小逸认为,要唱古诗,必须用古曲,今人谱写的曲子不合古诗之意蕴。你同意小逸的观点吗?请举例分析。(3分)
◆
诗文诵读
诗文诵读
6.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10分)
要求:①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
②参照前3位选手的串词,为第4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______,______”,杜甫在自己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依然惦念着为天下寒士挡风遮雨。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怀。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闲居山野的典雅风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纵横笔墨的浩荡神韵;“______,______”,这是扬帆天地的雄阔气韵。接下来,有请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2分)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一代诗豪,身居陋室,天地灵秀,自在人心。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
1.(1)纯粹 波澜迭起 (2)【甲】③【乙】② (3)C
2.示例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示例2: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霜 示例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3.C
4.(1)B (2)删除“通过”或者“使”。
5.示例1:我不同意。今人谱写的曲子也可以表达古诗之意蕴,有的还能体现时代新意。这方面有许多经典的例子,如《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今人为李白《将进酒》谱的曲子就很好。示例2:我同意。唱古诗,就要用古曲,因为古曲最贴合古诗之意蕴。如用《阳关三叠》这一古曲诉说离别,雅致蕴藉,今人谱写的曲子怕是没有这样的韵味。
6.(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4)示例:自古沙场征战,英雄豪情万丈,从“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的霍去病,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辛弃疾,策马扬鞭,锋芒所向,锐不可当。下面,有请4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