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六、对比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互不相师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去后乃至 乃:__________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
(3)何所履行 履:__________ (4)周公不师孔子 师: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语句。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11.(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元方,请结合两篇文章中的具体内容说说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9. 才 舍弃 实行,做 效法,学习
10.(1)友人感到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2)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11.陈元方是一个讲究诚信,能言善辩,聪慧机智的小孩,他捍卫(维护)了自己父亲的尊严。比如甲文:友人因为元方父亲陈太丘“待君久不至,已去”大骂“非人哉!”,元方聪明机智,以“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证明自己的父亲讲究诚信,对方才是“无信”“无礼”之人,维护父亲的尊严。比如乙文:“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这句话充分地显示了陈元方十分机智的应对技巧,对双方(袁绍和陈元方父)都无贬损之意,既不唐突袁公(袁绍),又维护了自己父亲的尊严。
甲文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文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赞 (0)
《舟中》张唐英《范仲潼传》王�Q《范仲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2
杜甫《燕子来舟中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