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将军的部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将军的部队
李浩
我老了,现在已经足够老了,白内障正逐渐地蒙住我的眼睛。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了。想到他,我感觉脚下的土地,悄悄晃动一下,然后空气穿过了我,我不见了,我回到了将军的身边,我重新成为了干休所里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
将军的部队装在两只巨大的木箱里。向昔日进行眺望的时候,我再次看见了那两个木箱上面已经斑驳的绿漆,生锈的锁,生锈的气味和木质的淡淡的霉味。    
对住在干休所里已经离休的将军来说,每日把箱子从房间里搬出来,打开,然后把刻着名字的一块块木脾从箱子里拿出来,傍晚时再把这些木牌一块块放进去,就是生活的核心,全部的核心。直到他去世,这项工作从未有过间断。
那些原本白色的,现在已成为暗灰色的木牌就是将军的部队。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说清这些木牌的来历。我跟身边的伴儿说的时候,他只给了我粗重的喘息,并未做任何的回答。我跟他说,我猜测这些木牌上的名字也许是当年跟随将军南征北战的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吧,我的猜测是有道理的,可后来,我在整理这些木牌的时候,却发现,上面有的写着“白马”“黑花马”“手枪”,而有一些木牌是无字的,很不规则地画了一些“0”。也许,将军根本不知道那些阵亡战士的名字?
他非常缓慢地把其中的一块木牌拿出来,看上一会儿,摸了摸,然后放在自己的脚下。一块块木牌排了出去。它们排出了槐树的树阴,排到了阳光的下面,几乎排满了整个院子。那些木牌大约有上千个吧,很多的,把它们全部摆开可得花些时间。将军把两个木箱的木牌全部摆完之后,就站起身来,晃晃自己的脖子,胳脾,腰和腿,然后走到这支部队的前面。
   
将军说,我记得你,当然。我记得你的手被冻成了紫色。是左手吧?
   
将军说,你这小鬼,可得听话呀。
将军说,我不是叫你下来吗。
   
将军说,马也该喂了。
   他用手使劲地按着眼角边的两道皱纹。
   有时将军也和我聊一些和他这支部队相关的陈年旧事。譬如某某爱吹笛子,吹得很好,有点行云流水的意思,只要不打仗了停下来休整的时候他就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右手被炸掉了,笛子也丢了,他很长时间都不吃不喝,闷闷不乐。他被送往后方医院。两个月后将军又偶然地见到某某,他正在吹笛。因为没有右手的帮助,他的笛子吹得很不成调。他对将军说笛子就是原来的笛子,他用了三天才把它找到。譬如一个战士特别能睡,打完一场战斗,将军一发出休息的命令,即使他站着也会马上鼾声如雷。他脚还特别奥。将军说我原本想让他当我的警卫员来着,可我受不了他的臭脚。说到这里时将军的声音很细,并且有种笑意。他笑得有些诡秘,那样子让他年轻了不少。我向旧日眺望时看到了这一细节,我就跟他说了。将军愣了愣,粗犷地笑起来:你这小鬼。我不是小鬼了,我已经老了。超然客公众号
将军还跟我说过逗蛐蛐、抓毒蛇、吃草根一类的小事,说过某某和某某的一点琐事,他很少跟我谈什么战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谈。要知道将军一生戎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要知道将军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很少失败,要知道他现在指挥的这支木牌上的部队,很可能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啊。
对于将军那些木牌名字的来历,我曾经做过调查,当然这种调查是随意性的,我只是偶然地向有关的人提及,他们对我的问题都只能是摇头。似乎没人曾向将军提供过什么阵亡将士的名单,至少将军离休后没有。
那么木牌上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它们是在什么时间成为了木牌,装满了整整两个木箱?……
倒是干休所的王参谋向我提供了一个细节。他说他见过一次将军发火,那时我还没有来到干休所。他看见将军紧紧抓住一块木牌,对着它大声说,你就是再活一次,我还得毙了你!当时王参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将军把那块木牌扔出了很远,木牌划过地板时发出了一阵很脆的声响。过了很久,将军突然对王参谋说,你把木牌给我捡回来。将军接过了木牌,用手擦了擦上面的尘土,然后小心地把它放回了那些木牌之间。王参谋说他记不太清了,他记得好像他把木牌递到将军手上时,将军的眼红红的。
我悄悄地留下了两块木牌,那是两块没有写字的木牌,上面画的是圈。在我混乱的生活里它们的位置一直都没变过。而现在,我老了,白内障已经不可能让我望见远处的什么了,可我更喜欢向往昔眺望了。我觉得将军正在我的眺望中复活,就像木牌在他的眺望中复活一样。我的手指,抚摸着一直收藏着的那两块木牌,感觉上它们变小了,但比以前更重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一段写“我”想到了将军,然后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重新成为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这一写法融魔幻与现实为一体。   
B.有时将军会对“我”聊起陈年旧事,譬如讲述某某爱吹笛子、某某特别能睡等细节,是为了突出将军低调、内敛、谦虚的形象。
C.王参谋向“我”提供的细节不仅写出了将军“刚”的一面,也写出了将军“柔”的一面,有利于深化读者对将军这一形象的认识。
D.小说结尾“我”觉得木牌“比以前更重了”,主要是因为“我”领悟到这些木牌不仅寄托着将军的情感,也寄托着“我”的情感。
7.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将军的部队”为题,意蕴深远,不仅蕴含着将军对其“部队”的无尽回忆,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人生感慨和生命哲思。
B.关于木牌及其背后的故事,有些是“我”亲眼所见,有些来自他人讲述,这样的安排既显得真实亲切,又突破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局限。
C.小说围绕木牌来展开情节,对木牌的检视、与木牌的对话,是将军晚年生活的核心,也是他回顾人生、追忆往事的独特方式。
D.小说虽没有勾画叱咤风云的将士形象,也不曾涉及战争的血腥残酷,但却通过凡人化的生活琐事让将军和一些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8.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段落的安排有时别具匠心。文章画横线部分有四处“将军说”内容,它们各自成段,请简要说说这样的段落安排有何用意。(4分)
9.《将军的部队》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作者李浩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不希望这篇小说被定位为单纯的军旅小说,它是一部关注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作品。”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
6.B(“是为了写出将军低调、内敛、谦虚的形象”错,写将军跟“我”聊起陈年旧事,更多地是为了表现将军孤独的晚年状态,以及他对部队生活、战友情谊的深切怀念。)
7.D(“也不曾涉及战争的血腥残酷”错,战士右手被炸掉以及木牌上很多战士的牺牲,都写出了战争的血腥残酷。)    
8.(4分)①各自成段意在增强每一处“将军说”的独立性,强调其内容;②各自成段意在拉长“将军说”之间的停顿,有利于表现年迈将军言行缓慢、沉浸于往事回忆的特点,也有利于塑造内心孤独、思念绵绵的将军形象;③各自成段意在舒缓节奏,可以给读者留下足够的回味时间和想象空间,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体会将军内心世界与情感的复杂性。(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6分)①这是一部军旅小说。从人物看,主人公是一位将军;从情节看,主要写将军缅怀自己的军旅岁月与战友情谊;从主题看,虽存在多元解读,但仍包含揭示战争的成分,能够
引起读者对于战争的思索。②这更是一部关注内心世界与情感的作品。小说关注了将军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将军曾是一位英雄。但小说并不看重塑造这一形象,而是着重表现将军晚年的孤独与失落,以及他对逝去岁月与战友的深切怀念。③这部小说也关注了“我”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我”年轻时难以理解将军的日常行为,是因为“我”和将军有着年龄差带来的天然隔膜:“我”年老时理解了将军日常行为的意义,是因为“我”慢慢变得像将军那样孤独、失落、热爱回忆。④这是一部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如何从隔膜走向沟通、共鸣的小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旅小说。(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01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午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