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题)

一、诗歌鉴赏
读下面的一组诗,完成学习任务。
(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二)露珠
[日本]金子美铃
谁都不要告诉
好吗?
清晨
庭院的角落里,
花儿
悄悄掉眼泪的事。
万一这事
说出去了,
传到
蜜蜂的耳朵里,
它会像
做了亏心事一样,
飞回去
还蜂蜜吧。
(三)我将来要做什么
[加拿大]丹尼斯・李
“你将来要做什么?”
大人问个没完,
“做舞蹈家?做医生?
还是做个潜水员?”
“你将来要做什么?”
大人老是缠着问,
好像要我不做我,
该做一个什么人。
我长大了做喷嚏大王,
把细菌打到敌人身上。
我长大了做只癞蛤蟆,
呱呱呱呱专门问傻话!
我长大了做个小小孩,
整天淘气,把他们气坏!
(选自《给孩子读诗》)
1.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配插图,把“我”画在哪里?你推荐下列哪一种创意?说明理由。
A.天上的月儿上        B.水中的船儿上        C.水中的月儿上      D.我的创意:________
2.仿照示例,对《露珠》中的诗句提一个能打开想象的问题,再写出由这个问题引发的想象。
[示例]原文:谁都不要告诉/好吗?
提问:这是谁向谁说的话?
想象:或许是一个小姑娘在悄悄地对小蚂蚁说:“告诉你一个秘密,你谁都不要告诉,好吗?”
3.《我将来要做什么》这首诗会引起你的共鸣吗?为什么?
4.小文想写一首儿童诗,请以上面的诗为例给她提两条建议。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学习任务。
刘伯川席上作
[明]杨士奇
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
②。
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注释]①杨士奇:明代大臣。他十四五岁时去拜访父亲的好友刘伯川,应刘伯川之请而作此诗。②琼瑶:美玉,这里指冰。
5.除了深山访友,诗人还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你用“深山访友”或“艺花邀蝶”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6.这首诗调动了我们哪些感官去想象诗中的情境?结合诗句分析。(写出两种即可)
 
 
 
 
答案:
1.推荐A示例:因为月儿像小船,“我”在天上的月儿上,看见周围“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个创意富有童真童趣。

推荐B示例:因为天上有月,水中有船,相互映衬,“我”在水中的船上,仰望蓝天星星,画面富有意境。

推荐C示例:因为月儿投影在水中,月影如船,“我”在水中的月儿上,水天一色、空明澄澈,这个想象新奇美丽。

2.示例:原文: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提问:花儿为什么悄悄掉眼泪呢?想象:庭院的角落里,鲜艳的玫瑰正低垂着头,晶莹的泪珠将坠未坠,是谁惹她伤心的呢?    

3.示例1:会。因为诗中“好像要我不做我,该做一个什么人”像是在说我。我的父母也经常安排我的生活,不尊重我的想法,让我感到委屈无奈,这首诗道出了我的心声。

示例2:不会。因为我已经明白,长大必然要承担责任,不能太任性,不能想干嘛就干嘛。

4.示例:①主题表达儿童的纯真、美好。比如花儿悄悄地流泪却不让蜜蜂知道,又如长大了还要做个小小孩。②内容要贴近孩子的生活。月儿、星星、花儿、蜜蜂、喷嚏、癞蛤蟆等都是儿童感兴趣的事物。③思维要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月和船、亏心事、喷嚏大王的细菌战等想象充满童趣。④语言浅显、生动形象。“大人问个没完”“万一这事说出去了”,语言浅显。⑤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把露珠比作眼泪、把花儿当作人、用喷嚏打敌人等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形象。

5.示例:踏雪寻梅、喝酒作诗、寒冬赏雪、溪山踏冰、席上赋诗、野桥访梅(四字短语中要有动词。)    

6.示例:调动视觉,诗句中的飞雪、溪山、梅花等景物,让人仿佛看到青山红梅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调动触觉,“寒气侵入骨”,让人仿佛感受到了冰天雪地里刺骨的寒冷;调动听觉,“溪山深处踏琼瑶”,让人仿佛听到踏碎冰雪的声音;调动嗅觉,“贪看梅花过野桥”,让人仿佛被梅香吸引,一路踏雪寻梅;调动味觉,由“酒未消”联想到唇齿间尚留酒的醇美滋味。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2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