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7分)
2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荷花淀》《芦花荡》是《白洋淀纪事》中“姊妹篇”。《芦花荡》中的老头子为给受伤的大菱报仇雪恨,巧设妙计,痛打敌人。
B. 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中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拉纤老人、水手牛保都有积极乐观、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质朴的人性美。
C.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生动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兼具理趣和情趣,被称为“昆虫的史诗”。
D.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春秋三传”中,《左传》《公羊传》以叙事为主,《�Y梁传》以解经为主。
25、“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物的经历都印证了这个道理。请从下面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祥子(《骆驼祥子》) (2)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毛泽东(《红星照耀中国》) (4)林冲(《水浒传》)
答案:
六、(7分)
24. D
25. 示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与困境的斗争使其更有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带病修铁路,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与困境的斗争更加彰显了他生命的价值。
示例二:从古至今成大事的人,不仅有出众的才华,也一定有顽强的意志,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毛泽东是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他博览群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有一种在必要时当机立断的魄力;父亲反对毛泽东读书,毛泽东十三岁离开小学堂,他白天干活,深夜遮起窗户阅读凡是可以找到的一切书籍。后来离开家,去省城继续求学。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被免去政治局和党的前委职务,他带领队伍进入罗霄山脉的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新四军。 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长征”中记载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了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毛泽东指挥带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恶劣的自然条件,物质资源的匮乏。但他们却以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胜利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到达甘肃会宁,结束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他和他的军队身上都有是一种身处逆境中的不屈不挠,忠于党的事业,顽强拼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