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7分)
【甲】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夜坐
① (南宋)文天祥
① (南宋)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
②四壁诗。
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③。终有剑心在,闻鸡④坐欲驰。
③。终有剑心在,闻鸡④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④闻鸡:化用祖逖“闻鸡起舞”典故。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4
.
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甲】诗中诗人回顾自己科举入仕、抗元斗争的经历,意在表明自己久经磨炼,无畏困苦。
.
【甲】诗中诗人回顾自己科举入仕、抗元斗争的经历,意在表明自己久经磨炼,无畏困苦。
B
.
【甲】诗颔联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抒发国破家亡的悲
哀
。
.
【甲】诗颔联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抒发国破家亡的悲
哀
。
C
.
【乙】诗意象丰富,
借“枫叶、蓼花、宿雁、寒蛩”等秋天景物,渲染出凄凉萧瑟
的氛
围
。
.
【乙】诗意象丰富,
借“枫叶、蓼花、宿雁、寒蛩”等秋天景物,渲染出凄凉萧瑟
的氛
围
。
D
.
【乙】诗前四句写景绘色,淡墨渲染;后四句抒情言志,辞真意切,忠肝义胆,历历可
见。
.
【乙】诗前四句写景绘色,淡墨渲染;后四句抒情言志,辞真意切,忠肝义胆,历历可
见。
5
.
【甲】【乙】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
分)
.
【甲】【乙】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
分)
答案:
4.(3分)B
5.(4分)《过零丁洋》尾联直抒胸臆(1分),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意思相近即可1分)。《夜坐》尾联间接抒情/借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情(1分),表达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不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意思相近即可1分)
诗歌大意: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少年变成了老年,我的理想也遥遥无期。心中始终有报国之心。
5.(4分)《过零丁洋》尾联直抒胸臆(1分),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意思相近即可1分)。《夜坐》尾联间接抒情/借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情(1分),表达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不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意思相近即可1分)
诗歌大意: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少年变成了老年,我的理想也遥遥无期。心中始终有报国之心。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