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钟毓、钟会少有令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面有汗,
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1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
(3)魏文帝闻之______________(4)语其父钟繇曰______________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毓 对 曰 战 战 惶 惶 汗 出 如 浆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帝曰:“卿面何以汗?”
17.【甲】【乙】两文都来源于《世说新语》,该书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甲】文选自《方正》篇,请结合下列三个门类的选编依据,判断【乙】文应该编入哪一个篇章,并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A.《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  B.《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   C.《方正》:指为人正直
 
 
 
答案:
14. 舍弃;     回头看;     听说;     对……说。    
15.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16.(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17.B;在魏文帝面前,钟毓、钟会对出汗与不出汗的解释都是因为害怕,但表述不同,展示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应该归入“言语”一类。
 
甲文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时分。过了正午(那位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陈元方那年七岁,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好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那个朋友便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跟我约好了一起走,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同出行)。中午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个)朋友(听了元方的话)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他的手,元方(却)走进门去,连头都不回。
乙文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08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