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炼》《忆秦娥・娄山关》《渔家傲・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阅读(60分)
一、群文汇读(16分)
材料一
情景交炼
◆张德瀛
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宋词如李世英“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语也;梅尧臣“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景语也;姜尧章“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景寄于情也;寇平仲“
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情系于景也。词之为道,其大旨
不出此。
材料二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材料三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
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
将军白发征夫泪。
6.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倚(       )     固(       )     勒(       )     寐(       )
7.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词 虽 不 出 情 景 二 字然 二 字 亦 分 主 客 情 为 主 景 是 客 说 景 即 是 说 情。
8. 请翻译“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
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
9. 请根据“材料一”的提示,为下列词句归类。
A.景语       B.情语      C.景寄于情       D.情系于景
①羌管悠悠霜满地。(       )               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0. 请抓住“材料二”上阕中的几个关键词简析战场的环境和战争的烈度。
11. “材料三”中所说的“四面边声”在“材料二”中具体指什么?
12. 积累链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
 
 
 
【答案】6.     ①. 倚(靠)    ②. 固(本来)    ③. 勒(雕刻)    ④. 寐(入睡)   
7. 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   
8. 不是借助事物来派遣情怀,就是用事物来比喻人物。   
9.     ①. ①D    ②. ②A    ③. ③C    ④. ④B   
10. 表现战场环境的:“烈”明指风声正劲,暗指战局紧张,一触即发:“霜晨月”指战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暗指战争环境艰苦。表现战争烈度的:“碎”指马蹄声急促杂乱,表示战情紧急,兵荒马乱;“咽”指军号声断续低沉,表示战事连绵,战况惨烈。   
11. 长空雁叫   马蹄声   喇叭声   
12. 小学教材,如《凉州词》《出塞》《塞下曲》等;初中教材,如《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等篇目中的诗句皆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1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