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满分60分)
(一)(1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
①则实②,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③。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气:精气。②实:充实。③北:败北,退败。
10.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
相同的一项( )
A. 公问其
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望其旗靡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 战
其勇者也
其真无马邪(《马说》)
D. 而莫知其
方 今齐地
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1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12.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13. 【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14. 【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B 11. (1)大国,(它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我)怕有埋伏啊。或:(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
(2)这是《吕氏春秋•决胜》篇(里)的话,我喜爱这段话,并把它(抄)写下来。
12. 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13. ①指挥作战;②分析取胜的原因。
14. 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 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或:怯勇无常。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 是一词多义。
A.名词,原因,缘故/连词,所以;
B.都是动词,“看到”的意思;
C.代词,他的/副词,加强诘问语气;
D.道理/方圆;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重点词:
(1)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伏:埋伏。
(2)此:代词,这,这些
语:话。予:我。书:抄写。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翻译为“怯弱和勇敢、空虚和充实,它们产生的原因非常微妙,不能不知晓”。其中“怯勇虚实”列举了四种状态,“其由甚微”分析他们产生的原因微妙,最后“不可不知”强调了“知晓”的重要性。所以断句为: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感知和概括。甲段中第一段写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重点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写曹刿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写曹刿在观察了齐军败逃的情况之后才决定追击。第二段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他的论述可分为两方面:一是论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二是论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甲文中第二段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反攻――彼竭我盈之时,文段中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表明了作战中勇气变化。乙文中“民无常勇,亦无常怯”一句与之类似,意思是“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变的,人民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怯弱”。
译文:(甲)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乙)“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变的,人民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怯弱。士气饱满内心就充实,内心充实就会勇敢;士气丧失内心就空虚,内心空虚就会怯弱。怯弱和勇敢、空虚和充实,它们产生的原因非常微妙,不能不知晓。勇敢就可以全力作战,怯弱就会临阵脱逃。打仗得胜的,凭借自己的勇气去作战;打仗失败的,是怀着胆怯的心态去作战。怯弱和勇敢变化不定,变动急速,没有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圣人知道它之所以这样的缘由。”这是《吕氏春秋・决胜》里所说的一段话。我喜爱这段话,就将它抄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