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记
徐则臣
①去年,在山东某地出差,因离家近,顺道回了趟老家。
②家里正在翻盖房子,两层半的小楼已经完成了两层。父亲带我爬上空荡荡的毛坯房的二楼。房子算不上高,但视野开阔,半个村庄都在眼里,还能把邻居们的院子看个遍,我陡生了身轻如燕之感以及登高望远的豪迈。这感觉因老屋而来。
③老屋在旁边,低矮的平房,红砖白瓦,为了给新房子腾地方,拆了一半,看上去悲伤破败。多少年来,一家人就生活在老屋里,当然,那时候还不觉得它老,不认为它狭矮陈陋,我们在瓦房里出出进进,过得喜气洋洋。那时候我小,对世界充满着最朴素的好奇,坐在院子里仰脸望天,整个村庄的人声和狗吠都拥到一个院子里,我想站到高处,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看一看到了夏天的傍晚,他们是如何在院子里摆出一张桌子吃饭的。但是院落低矮,除了爬到树顶,我只能坐井观天。我爬过很多树,可是村子里的树没多高,且到处都是树,目光刚越过别人家的山墙就被枝叶挡住了。住在老屋里的我,如同一枚棋子,被摁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④于是我想飞,总是想象自己像一只鸟,飞抵村庄上空。我更喜欢想象自己一步一步走到足够高的地方,直到把这个世界看清楚。
⑤此后的很多年,我离家念书、工作,寒暑两季放假回家或是小住,不是钻进书本里不出来,就是火烧屁股一般转个身就走。同样是待在老屋里,但全然没有了少年时的天真,再想不起要登高望远,也不再对邻居家的院子和饭桌感兴趣。
⑥但是现在,站在二楼粗糙的房坯上,我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鸟,想起了童年生活的一个关键词:登高望远。现在,房子的确长高了,长到了二层,而且还要再长高半层。也许我曾经设想过有一天房子会做梦般地长高,但我肯定不会想到,真正站在长高了的房子上看村庄,究竟是什么感觉。
⑦母亲一直不愿意盖新房子。30多年里她盖了6次房子、搬家三年穷,何况造新家,穷怕了也累怕了。这几年但凡谁动议破旧立新,母亲都要历数6次盖房子的穷困与操劳。母亲扳着指头算,草房子盖了几间,半边草半边瓦的房子盖了几间,瓦房盖了几间……盖这些房子我都经历过,只是每一间都是该款的绝唱,日子总是往好了过。
⑧记得我们从院子里长老槐树和果树的草房子里彻底搬进白瓦房,就是现在的老屋,那时我只有四五岁、把自己的小零件蚂蚁搬家似的往新屋子里运,路上光脚踩到了一枚图钉,一扎到底。因为疼痛,记忆从那枚清醒的图钉开始,蔓延到白瓦房和草屋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然后是新旧两个院子所属的两个时代的生活――它们通过一颗闪亮的图钉紧紧地咬合在了一起。那是我关于这个世界最初的完整的记忆。在遗落了图钉的新的白瓦房里,我们家一住20多年,直到把白瓦的颜色住灰,把新房子住旧,成了老屋;直住到这些年有了一点点钱的邻居们都把小瓦房拆了,原地盖起了雄伟敞亮的大屋子。
⑨前后左右的邻居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我们家成了峡谷,头顶只有院子大的四方的天。年过90的祖父要了一辈子强,现在低头抬头都憋得慌。
⑩祖父说:没法活了,人家都住在咱们头顶上,喘不过来气。盖不盖?
⑪我说:盖。
⑫祖父说:怎么盖?
⑬我说:两层半。宜早不宜迟。
⑭我负责说服父母:老房子住了20多年了,够本了,再住下去就成了危房;还有三五十年要活,新房子早晚要盖,好日子早过一天算一天。母亲还犹豫,我向她保证,这是这辈子她盖的最后一次房子,咱们全用好材料。
⑮母亲说:就算用金銮殿的材料,不还是得我和你爸操持?
⑯是的,除了拿出一点钱,对于这座新房子我能做的只是在电话里说了几次自己的设想,嘱咐材料尽量用最好的。3个月之后,我回到家,直接站到了二楼顶上;下一次再回来,我看见的将是一座祖父祖母和我父母这辈子住过的最完美的房子。
⑰搬家的时候我肯定不在,从老屋到新楼,我其实希望自己能像四五岁的时候一样,蚂蚁似的一趟趟搬运;就算出现第二枚图钉也未必不是好事,踩上去,疼痛将贯穿我一生。这可能也是我在自己的村庄里建造的最后一座房子。
⑱我从二楼下来,给祖父祖母买了烟酒和点心,陪他们说了会儿话,和父母吃了顿晚饭,就拎着行李去了机场。从下车到离开,我在家仅待了4个小时。
(有删改)
|
“我”为什么“陡生”这种感觉?带着疑问往下读。
|
面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这就是孩子的天真!
|
|
“摁在了”准确写出了“我”的感受。
|
|
离家念书、工作的“我”和少年时不一样了。
|
|
“登高望远”一再出现。
|
|
想想母亲此时的心理。
|
|
“我”和母亲的体会不一样。
|
|
如此详写儿时搬家踩到图钉的记忆,是要表现什么?
|
|
怎样理解相父此时心态?
|
|
新楼如愿以偿地盖起来了,而且很快。
|
|
这里“我”的情感有点复杂,你体会到了吗?
|
�H在了低海拔的角落里。
【10~13题答案】
【答案】10. 因为站在家里的二层楼上,视野开阔,能够看遍半个村庄和邻居家的院子,弥补了儿时的遗憾;而且家里盖了新房子,不用再在邻居家前感到憋屈,日子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心里感到舒心愉快。
11. 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一枚棋子,“摁”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住在低矮老屋子里的“我”内心的不满和憋屈。
12.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们家的老瓦房住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拆掉重建,只有我们家的房子相比邻居家,又小又破,也引出了下文“我”劝父母盖新房的内容;内容上:通过盖新房的穷困与操劳表现父母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表现对父母辛勤劳动,养育儿女的赞美。
13. 示例:童年。文章深情回忆了关于老屋的记忆,在老屋子里,幼年的我和家人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这里有我和家人美好的回忆,而且在老屋子里我也萌生了想要到远处的世界去看看的念头,可是真正到了外边打拼后,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却没有了童年时登高望远的心境,表现出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以及自己没有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愧疚。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