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荣《保护》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
保护
孙道荣
①儿子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告诉我,他在回家路上,帮助了两个大姐姐。
②好事情啊。细问。儿子详细地讲述了经过一回家路上,遇见两个大姐姐,先是向我问路,讲的是广东话。然后,她们对我说,她们是从香港来这里玩的大学生,不小心钱包和证件都丢失了……听到这儿,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凭我的经验,这两位所谓的香港来的大学生,一定是骗子。
③我不动声色,继续听儿子讲――我看见她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这几天外面气温下降得很厉害。现在,她们的钱包又丢了,怎么办啊?我真替他们担忧。我着急地对她们说,赶紧去找警察,警察会帮助你们的。可是,她们对我说,找过警察了,说这事不归警察管。我一听,更急了,那该怎么办呢?她们反过来安慰我,她们会与家人联系的,家里人会将钱寄过来,只是没钱往家里打电话了……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绕了这么大一圈,就是为了骗钱啊。【A】
这是个骗局,儿子千万别上当。
④儿子是怎么处理的?我示意儿子,继续讲――我摸摸口袋,今天出门时,妈妈给了我50元,我只花了3元钱,还剩下47元。我掏出钱包,将7元零钱递给她们。稍大的姐姐忽然面露难色对我说,香港电话是长途,这点钱不够的。我一想,对啊,这点钱怎么够打电话到香港呢。我的脸腾得就红了,不好意思地掏出钱包,将另外40元也给了他们。可惜我只有这么多钱,也不知道够不够她们打电话回家?
⑤听到这里,我简直忍不住了,多卑劣的骗局啊!连这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可是,儿子似乎一点也没有意识到。我真想告诉儿子,【B】
这就是个骗局!儿子好像看出了我脸上的不对劲,怯怯地对我说,我是不是不应该将钱全部送给别人啊?
⑥儿子的话,使我冷静。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帮助别人是对的。得到我的肯定,儿子兴奋地继续讲下去――收下我的钱后,她们问我,有没有钱坐车回家?我告诉她们,我有公交卡。她们又要了咱家的电话,说过一小时,就打电话到咱们家,看我有没有安全到家。
⑦说到这儿,儿子看一眼我们家的电话座机,激动地说,等她们打电话了,一定要让他自己接,他要问问她们,有没有和家里人联系上?
⑧我摸摸儿子的头。儿子蹦蹦跳跳,回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去了。看着儿子兴奋的背影,我纠结不堪:【C】
这显然是一个骗局!两个可耻的骗子,将我儿子身上仅有的几十元钱都骗去了。而最可恶的是,她们不但骗走了他的钱,还骗去了他的信任。到底要不要向儿子揭穿她们拙劣的骗局?如果不揭穿,今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儿子还会继续上当;但如果告诉儿子,他遭遇骗子了,而不是帮助了别人,对儿子的心灵,会不会是一记重创?
⑨正犹豫着,儿子又颠颠地跑过来,迫不及待地问我,刚才是不是电话铃响,是不是两个香港姐姐打来的?我摇摇头,儿子一脸失望,我安慰儿子,也许她们还在和自己家里人联系。儿子突然犹豫地问我,她们会不会忘了给我打电话啊?我真想告诉儿子,她们是绝对不会打电话来的。可是,面对儿子急切的心情,我怎么忍心打破他的希望?
⑩儿子又回到自己房间,看书去了。思忖再三,我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儿子还小,不应该让他这么早就遭受被欺骗。也许,让他保留一片爱心,比让他过早地明白人心也有险恶,更有必要。
⑪我悄悄地拨通了一个年轻女同事的电话,她是广东人,我大至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并请她帮个忙。
⑫“叮铃铃――”我们家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儿子一听到电话铃声,快步冲了出来,一把拎起了话筒:“是香港的姐姐吗?你们和家里人联系上了吗……”
⑬放下电话,儿子脸红扑扑的。他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好开心。我告诉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很开心!
(有删改)
14.第⑪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应改为______ (2分)
15.阅读文章第②一⑦段,完成内容梳理。(6分)

孙道荣《保护》阅读练习及答案
 
 
16.请简要分析作者用相似的语言形式来描写“我”心理活动的用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全文,请在第⑬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3分)
我告诉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很开心!
18.下列对文章题目“保护”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和同事用善意的谎言保护儿子的善心。
B.保护孩子心灵不受伤害是父母重要的责任。
C.孩子内心的善意是需要社会共同来呵护的。
D.揭露骗子的丑恶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答案:
14.(2分)至 致
15.(6分,前两空各1分,后两空各2分)
(1)两个姐姐说找警察无用并表示无钱打电话回家
(2)儿子拿出身上所有钱帮助姐姐
(3)两个姐姐假意关心儿子并承诺打电话给儿子
(4)儿子急切盼望能接到姐姐的电话
16. (5分)作者用三句相似的语句写出了“我”对于“两个姐姐向儿子求助”这一骗局越来越肯定的过程(1分);强调了“我”对骗子卑劣行为的不满与愤怒(2分);同时呈现了“我”在听儿子讲述经过时内心变化挣扎的过程(2分)。
17.(3分)你学会帮助别人了(意同即可,需关注表达时说话人的身份及说话对象)
18.(3分)D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1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