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波《邮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邮事》,完成17-19题。(共10分)
邮事
田洪波
①离着老远,老刘就瞧见知青三连队部门口聚集了一圈儿人。不用问,都是在等他这个老邮递员送信件的。这几乎就是每天一景。
②下车,支好,再从墨绿色帆布袋中拿出信件,老刘已被人围了个密实。他两手举着信件,断断续续喊着收件人的名字。每天这个时候,老刘都是存在感爆棚,幸福感高涨。他喜欢这些知青,他与他们已经混得很熟了。不过,今天情况有点儿特殊,老刘忙中在注意观察是否有个人也在场。
③老刘五十多岁了,头发半白不白,常年穿着一身绿,也是浆洗得泛白,负责在东方红镇附近几个村屯投送邮件,人称“邮电刘”。
④叽叽喳喳的热闹渐渐趋于平静,老刘这才喊了声,王晓慧。老刘早已发现了她,心中有一丝涟漪泛动。靠墙站着、满腹心事的王晓慧此时黯淡的眸子放出光来,听老刘喊到她的名字,欣喜地走了过来。老刘低声说,王晓慧,有你的汇款单。递给她的同时又叮嘱一句,别让大家看见,你得保密,哪天去邮电所兑付时,我给你办。
⑤王晓慧眼里有深深的疑问,刚想说什么,老刘摆了摆手,按了两下车铃,绿色身影慢慢飘远了。有知青战友拉住王晓慧的胳膊问,家里给你汇款了?快让我们看看汇了多少钱呀!王晓慧把目光从老刘的背影中拉回来,惊醒似的急忙跑开了。
⑥几天后,知青们就搭伴到东方红镇邮电所办业务了。其中就有王晓慧。
⑦邮电所不大,不过,电报、电话、汇款、收邮信件、投递包裹什么的一样不少。只有两个正式职工,老刘和老伴儿。两人业务交叉,有时都不得闲。
⑧这么说吧,方圆十几里,只要说起“邮电刘”,可谓无人不知。老刘最大的特点就是投递及时、准确、安全。【甲】
遇有破损的邮件,他会用糨糊仔细地粘好,或者穿针引线,完美地给缝补好。基本上,上午投递完信件,然后就会坐在邮电所里,帮老伴忙活。手里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老刘骑车的身影,就是东方红镇的一道风景。
⑨知青们来时正是中午。如惯常一样,夫妻两个各有分工。今天本来应该他负责邮寄包裹,老伴办理汇兑业务,老刘却把角色换了位。他小声附在老伴儿耳边说,今天有点儿特殊情况,汇兑还是我来吧。
⑩邮电所里一时间超常热闹起来。有人左翻腾右捣鼓包裹,有人提笔写信忘字儿,有人拿到汇款开心异常。老刘手中忙着,不时抬头,用眼睛瞄着众人,牵挂着那个让他放心不下的身影。那个犹疑的身影就躲在人群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
⑪热闹过了,人也散得差不多了,老刘又和老伴儿耳语了几句,这才叫了声,王晓慧。
⑫迟疑着脚步,王晓慧低着头,慢慢靠近柜台。
⑬这时外面有人喊王晓慧,老刘回了声,等一会儿。然后,悄悄拿出两张崭新的一元面值的钱递给王晓慧。王晓慧看他一眼,泪水一下就流出来了,【乙】
吓得老刘急忙搓手,说,你看你这孩子,别激动啊!你得心里盛住事儿。这次汇款这么少,我估摸,家里肯定遇到什么困难了,过几天,你母亲可能就会给你来信,会解释的。
⑭这时,老伴儿拿出蒸好的地瓜,用报纸包好了递给王晓慧。两人都笑着看定王晓慧,老刘说,把钱收好,快去和大家会合吧,别想太多了。
⑮王晓慧弯腰鞠躬,老刘说,这孩子,这孩子,弄得多大事儿似的,快去吧。这不算事儿,你有啥解决不了的困难,告诉我们就是了。我们的孩子也下乡了,和你年纪是一般大的。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真的别想太多了。
⑯果不其然,时隔不久,老刘就给王晓慧带到了她母亲的信。也是热闹地分发信件后,老刘悄悄喊过一旁的王晓慧,脸上带着神秘的笑,把信塞到她手上的。
⑰旁边没人了,王晓慧拆开信,抖出信封里的一页红条纹纸,然后“呀”了一声,从信纸中突然飘出一张十元人民币。王晓慧瞪大了眼睛,兴奋起来,急忙看信上怎么说,不期然地把信的内容读出来了:你爸爸下放到桐木乡,已经连续三个月被扣发了全额月工资八十九元,现在,只能靠妈妈少得可怜的工资度日了,只能挤出两元钱寄给你了。
⑱王晓慧满脸疑惑地看向老刘,信上说寄两元钱,可这十元钱又是哪儿来的啊?
⑲【丙】
老刘目光游离,用手挠着头,说,是啊,这也解释不通啊!这老太太,是不是糊涂了,汇款两元,信封里又给夹了十元钱。信封夹钱可是不允许的,也不安全啊。你给母亲写信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⑳王晓慧点头说,只能这样了,又要朝老刘鞠躬。老刘摆手制止,笑着骑上自行车,又马上做出思考状,说,要不,你也别写信问了,我想,你母亲肯定有难言的事,在信上不好说清楚。管它多少钱呢,我想这应该是好事,起码说明,你家现在遇到的不是天塌的大事,这就好。
㉑王晓慧颔首点头。
㉒老刘一路铃声,慢慢把车子骑远了。他平时很少这么按铃,可能连着心事吧,忘记这茬儿了。他没注意到,远处,一个瘦弱的身影含泪相送,像看着远行的亲人。
(选自《小说林》,有删改)
17.作者善于利用人物的反常表现设置悬念:故事的开端,老刘分发信件时观察有个人是否在场和
  
①  等,构成了第一组悬念;故事的发展,在邮电所里,
  
②  以及用眼睛瞄着众人等,构成了第二组悬念,但当他
  
③  时,悬念得解;高潮部分,再次送信时,他悄悄并神秘地把信给王晓慧引出了下一个悬念,即十元钱的由来;结局部分,他“目光游离”“挠着头”以及
  
④  等表现,再次解开了悬念。(4分)
18.运用细节凸显人物形象是上文的一大特点。请从文章三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2分)
19.通读上文可知,王晓慧与邮递员老刘并非亲人,为什么文章结尾却说她看着老刘的身影“像看着远行的亲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
 
 
答案:
(二)(共10分)
17.答案示例:①叮嘱王晓慧保密。②跟老伴换位,自己亲自办理汇兑业务。③拿出两元钱递给王晓慧并安慰她 ④建议又阻止王晓慧给母亲写信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
18.答案示例:【甲】句中“仔细”“完美”等词语写出老刘修补破损邮件时的细致耐心,体现了他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与热爱。
【乙】句中“搓手”这一细节,写出老刘看到王晓慧伤心落泪时手足无措的样子,体现了他的善良。
【丙】句中“游离”“挠着头”等细节写出了老刘的不安,突出了他热心助人却不求回报。
评分标准:共2分。句子内容分析1分,人物形象及品质1分。
19.答案示例:当老刘发现王晓慧的汇款单只有两元钱时,嘱咐她别让大家看见,要保密;在邮电所,他故意跟老伴换位,在人走的差不多时亲自为王晓慧办理汇兑业务;看到王晓慧流泪时赶忙安慰,之后又偷偷在王晓慧母亲的来信中塞了10元钱。一系列行为表明了老刘对王晓慧发自内心的关心,他注意在众人面前保护王晓慧的自尊心;自己做好事不留名也是为了不增加她的心理负担。也正是因此,让王晓慧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心。
评分标准:共4分。结合文章内容3分,点明亲人特点1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2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