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其一)(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
①(其一)
清・王士�G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蓬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其二)
清・王士�G
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注]①西樵、礼吉为王士�G两位兄长的别号。
1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暮东塘正落潮”,诗人傍晚泊船东塘,既点明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B. “孤蓬泊处”与“万里送行舟”都写到了客行之船,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书写离别。
C. “潇潇”与“萧条”,一写夜雨,一写枫叶,都通过描写萧索之景来抒发感怀,寄情深远。
D. 两首诗都写到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夜半难眠,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又更添夜的清寒。
12. 这两首诗寄寓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1. B    12. 这两首诗歌,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写出了世态沧桑之后的万千思绪。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理解与分析不正确。“孤蓬泊处雨潇潇”意思是:夜泊枫桥,形单影只,在一只船上,听外面潇潇雨声。此句写景,描绘的诗人自身的处境,写的是孤单,没有写离别,也没有运用拟人手法。而“万里送行舟”则写长江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因此“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书写离别”理解错误。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理解。
其一,“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枫桥第几桥。”前两句写景,天已黑了,东塘正在落潮,诗人当时来到苏州,夜泊枫桥,形单影只,在一只船上,听外面潇潇雨声。后两句抒情,当时的寒山寺早已在咸丰十年的兵火中灰飞烟灭,寒山寺的钟声千古出名,美丽的寒山寺钟声,留给人们多少甜蜜的联想。而今天,明末的战火,早已把寒山寺打得破烂,诗人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张继笔下的枫桥来了。作为清初诗人,王士祯发思古之幽情,纯属人之常情。这里面,有多少的家国之思啊!清朝与唐朝,通过枫桥钟声,拉在了一起,而此间,又寄予了诗人多少的感触!
其二,“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经过兵火的枫桥,经过兵火的寒山寺,早已是今非昔比。枫桥是寂寞的,是萧条的,而水边的客店,透露了多少的冷清和寂寥,往来旅客的稀少,反映了此时的枫桥的寂寥和孤独,反映了历经战火之后的寒山寺的萧条。诗人千里迢迢来到苏州,与远方的朋友,有着不一样的惆怅和无奈!十年在江南,诗人的梦想是:独自一人,在寂寞的晚上,独自倾听夜半的钟声,独自享受唐朝张继听到的钟声;而今天,诗人来到苏州,听到的钟声,却是如此不同,心境是这样的状态,不禁感慨万千!
结合诗题“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和注释“西樵、礼吉为王士�G两位兄长的别号”可知,这两首诗歌,既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又写出了世态沧桑之后的万千思绪。感染力较强,情感冲击力较为强大。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5: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