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吴氏浩然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题)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声,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吴君①,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
余应之曰:“
子居于江
,
亦尝观于江乎?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 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 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 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已而因物②,不为易③而勇,不为险而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 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而无待平外④。止则莫之测⑤,行则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患难而不屈,临乎得失而不惧。益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而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据测到他的内心。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1)有仙则
    (2)隐居不
   (3)吾
喜焉   (4)
丘陵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
(1)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2)子居于江, 亦尝观于江乎?
9、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 内部设施要“高大上”,书房名称要“博眼球”。请你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5分)
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经常跟富贵之家、高雅之士来往交流。
B.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甲文最后一句采用反问, 乙文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都起到了强调作用。
D.甲、乙两文都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粗犷豪放。
 
 
答案:
7、(1)出名 (2)做官 (3)自 (4)漫上

8、(1)可以弹奏不加雕绘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2)先生住在江边,曾经观察过大江吗?

9、示例: 小文你好,书房是一间能反映主人内心世界的屋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并不完全表现为内部设施的“高大上”,而更应关注书房营造的氛围,如刘禹锡所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取名方面,比起刻意“博眼球”,或许吴君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语录精神为厅堂取名的做法更值得借鉴。你觉得呢? 

10C  A项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明作者交往不凡;  B项乙文“遇木而木折,触石面石陨”,意在突出江水奔腾时的气势不凡; D项甲文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乙文以吴君的居室为写作对象,甲文隽秀工整,乙文粗犷豪放。

【参考译文】

【乙】吴君有志于学习,诗写得很好,家乡有山有林,生活很有乐趣,所以隐居,不求做官,家里的厅堂取名为“浩然”,(吴君)说:’孟子, 是我的老师,他说:“我善于蓄养我的浩然之气。’我私下里很喜欢这句话,但是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请您为我说说孟子这样说的缘故。”

我回答他说:“先生住在江边,曾经观察过大江吗?秋雨按时到来,大大小小的河沟里的水都满了,所有的水流都向前流去,汇合成一条大江,江水又深又广,充满了山谷,淹没了江中沙洲,漫上了丘陵,肆无忌惮地向前流去,遇到树木树木折断, 遇到石头石头掉落,浩浩荡荡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抵挡它。先生您试着考究它,它为什么能这样油活荡荡呢?水不要求自己很深,也不想往前流动,遇到高的地方就积聚起来不往前流。遇到低的地方就往下流,它忘掉自己,只是顺应着外物而变化,不因为河道平坦而显示自己的勇猛,也不因为河道险阻而表现得胆法。所以它浩浩荡荡地流到大海。古代的君子,以居住在简陋的居室来蓄养自己的内心,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静止的时候没有人能猜测他的内心,行动的时候没有人能阻挡他。富贵不能使他迷失自己,贫贱不会使他担忧。身处患难不能使他屈服,面临生死得失不能使他恐惧。他的内心大概没有什么时候不充满浩然之气的。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5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