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林逋隐居》《山园小梅(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对比阅读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林逋
①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②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注释】①林逋:早年游历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以诗著名。②应门:侯门、守门。
【丙】
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
①,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
②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③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④,不须檀板⑤共金樽。
【注释】①暄妍:景物明媚鲜丽,这里形容梅花。②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③合:应该。狎:玩赏、亲近。⑤檀板:这里泛指乐器。
14.请根据所推荐的方法,对文章字词进行解读。
15.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限断三处)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17.林逋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山中小梅》(其一)中的第二联被人赞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诗好在哪里?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8.陶弘景被誉为“山中宰相”,林逋又是隐逸诗人的代表人物,如若抛开时空的局限,两人能否结成好友呢?结合三篇古诗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4. ③     甚、很     只,仅    15.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16.(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他曾经对人说:“我世间的事都能做,只是不能担粪与下棋。”17.角度一:“疏影横斜”写出了梅之形,体现了梅树枝干疏朗自然、放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梅香随风飘溢,体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蕴含了诗人散淡自由、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
角度二:“水清浅”与“月黄昏”,写出了一个和谐优美的完整意境,光与影,色与香,动与静,浑然一体,自然天成。18.示例:能成为好友。(1)两人都爱好自然山水,沉醉于山林之乐。陶弘景的笔下,高峰、清流、石壁都呈现出独特的光彩。林逋“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将笔下之“梅”描写得动人心魄,这是他与自然融合的趣事体现。(2)两人都厌倦官场尘世,清高不群。林逋脱离官场,隐居杭州,高逸倨傲,将挑粪与下棋比肩,可见其为人洒脱。陶弘景钦慕谢灵运,流露出对世人面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的惋惜。他上表辞官,屡请不出,更是其高逸人格的表现。有如此多的共同点,相信两人定能惺惺相惜,成为好友。
 
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林通隐居杭州孤山,常养着两只鹤,放出笼子就飞入云霄,在天空长时间盘旋,再回到笼中。林逋常常泛小舟游览西湖各寺院,有客人到递的住处,就有一童子出来,在大门口接待客人坐下,为客人开笼放鹤。过好大一阵子,林逋一定会划着小船回来,看来他是经常以两鹤放飞为信号的。林逋清高闲逸,倔傲不群,多才多艺,唯独不能下棋,曾对人说:“我世间事都能做,只是不能担粪与着棋。”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6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