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7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驰名中外 至理名言
B.往来无白丁 苍颜白发 白手起家 真相大白
C.无丝竹之乱耳 山间之朝暮 求之不得 无价之宝
D.有龙则灵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别有洞天 山外有山
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理解:这两句先借两位古人的庐舍比对自己的陋室,再引用孔子的话,暗含着“陋室”因贤者而不陋的意思。
【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心里不在乎喝酒,在乎的是欣赏山光水色啊。
理解:这句点出醉翁“醉”的真正原因是陶醉于自然山水,由此直接引出下文滁州百姓乐游山水的内容。
9.根据上面两则文言文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
崇宁二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①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子城南余所僦舍②“喧寂斋”。虽上雨旁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③,人以为不堪其忧;余以为家本农耕,使不从④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又可不堪其忧耶?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值⑤。
(节选自黄庭坚《题自书卷后》)
注:①[官司]官府。②[僦(jiù)舍]租赁的房子。③[喧愦(kuì)]嘈杂纷乱。④[从]做,成为。⑤[与西邻屠牛之机相值]与西边邻居宰牛的案板相对。
《中庸》中有云:“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无论身在何境,都能泰然处之,安然自得。刘禹锡谪居和州,虽屋舍阶长绿苔,院生青草,却坚信只要“①______”,便能乐守心志;欧阳修谪守滁州,虽酿泉当酒,野蔌为食,却能在山水游宴中寄托自己②______的政治追求;黄庭坚谪处宜州,宿于“喧寂斋”,虽③______,但仍能不觉其忧,不改其乐。他们这样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7. D
8. 甲
9. ①. (惟吾)德馨 ②. 与民同乐 ③. 房子不能挡风遮雨,周围市井之声嘈杂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