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共8分)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N,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F,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F,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N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链接材料】古人铸鉴
①,鉴大则平②,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③复量④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注】①鉴:镜子。②平:将镜面铸成平的。③仍:重复,屡次。④复量:斟酌,测量。
13.阅读《活板》和上面的【链接材料】,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14.下面对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字为一印”且按韵分别存放,排版时取用“活”。
B.字印数目“活”,可以应对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所有字都能找到。
C.“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统筹用板,提高效率,体现了印刷过程的“活”。
D.“以手拂之,其印自落”体现拆版的“活”。
15.《活板》作者逐层说明活字印刷术从______①______、排版到印刷的程序。排版的程序
包括设板、冒板、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平板,可见毕�N的活字印刷术程序严谨,考虑周密;【链接材料】中古人制镜,要使照出来的人脸和镜子大小相称,匠人们需要“______④______”,因为古代匠人的用心,才有了制镜工艺的精巧。(4分)
答案:
13.( D )(2分)
14.( B )(2分)
15. ① 制字 ② 布板 ③ 烤板 ④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4分)
参考译文:古人铸造镜子,镜子大镜面就平,镜子小镜面就凸。凡是镜面洼就显得人脸大,镜面凸就显得人脸小。镜面小的镜子不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所以让它稍微凸起,那么镜面虽小依然能全部照出来人的脸。(古人)继续根据镜面的大小,调整镜面的凸洼程度,常常使人脸和镜面大小差不多。这些工匠们的精巧和才智,后人造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