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北京海淀中考二模)

(三)
阅读《爱莲说》,完成第
9~11
题。(共
7
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甲】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乙】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丙】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意思或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的意思与“往之女家”中“之”的意思不同。
B.文章第一段中两处加点的“而”都表转折关系,凸显了荷花的可贵品质。
C.“不蔓不枝”中“蔓”“枝”活用,意思分别为“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D.“香远益清”与“老当益壮”“开卷有益”中的“益”字,意思完全相同。
1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语气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分析:这句话用陈述的语气,含蓄表达了作者希望成为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的愿望。
【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分析:这句话用反诘语气,将作者因少有志同道合之人而遗憾的情感表达得很强烈。
【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分析:这句话用陈述句却表达出感叹之意,体现出作者对世人追逐功名富贵的不屑。
11.根据《爱莲说》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材料一】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范云《咏寒松诗》)
【材料二】
值春凝寒,反能留花,过孟月始盛。名人才士,题咏层委
①,亦可谓不负此花矣。但花艳并秀,非天时清美不宜,又标韵孤特,若三闾、首阳二子②,宁槁③山泽,终不肯�\首④屏气,受世俗湔拂⑤。间有身亲貌悦,而此心落落不相领会,甚至于污亵附近,略不自揆⑥者。
(取材于张�C《梅品》)
【注】①层委:接连不断。②首阳二子: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权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最终饿死。③槁:枯萎。这里是死的意思。④�\(fǔ)首:低头。同“俯”。⑤湔(jiān)拂:这里是任意摆布的意思。⑥[自揆(kuí):自我反省,自我克制。
中国文人常常将自然美与人格美相联系,赋予了花草树木以人的品格,使二者具有了共通性。周敦颐以莲花“①
               ”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范云笔下的寒松傲雪参天,寄寓了诗人对②
            理想人格的赞美。 张�C以三闾大夫屈原和首阳二子的美好人格来喻梅花“③
       ”的品格,进而批评那些不得赏梅要领而污亵了梅花的庸俗之辈。

 

 

答案:

(三)(共8分)
9.答案:D(2分) 
10.答案:甲(2分)
11.答案: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坚贞不屈     ③标韵孤特
(3分。每空1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0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