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
①
官秀镇
①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人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许。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欣赏自己,自夸自赞者多;欣赏别人,夸人赞人者少。君不见,在当下常有这么一种现象:欣赏别人大多是敷衍客气而已,很少见到赞人具体优点和长处;相反,____________,彼此之间因见解不同、观点不合,便唇枪舌剑,嘲讽揶揄对方,甚至口出狂言,有失风范……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是欣赏自己很容易,而坦坦荡荡地欣赏别人却很难。
②善于欣赏别人,是一个人度量、格局和谦恭品行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这是古人用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的一个常理。就拿楚汉争霸中的刘邦和项羽来说吧。刘邦原为一介平民,出身农家,发迹前只是一个亭长。项羽比刘邦则显赫得多。他,将门之子,才气超人,力能扛鼎,神勇威猛。在楚汉之战中谁都不相信刘邦会打败项羽。然而,事实却超出人们的意料,项羽败给了刘邦。刘邦成了西汉开国皇帝,项羽却自刎乌江。
③为何?刘邦有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正因为刘邦有“智”又有“明”,他知道自己的短处,也了解部下的长处,并善于赏之用之,从而成就了他开国皇帝之梦。项羽则不然,他长处过人,刚愎自用,不仅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优点,更谈不上欣赏别人和善用人才,还嫉妒贤能,容不下韩信、陈平这样的帅才、智囊,迫使他们投奔刘邦,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唯一死心塌地辅佐他的谋臣亚父范增,还被他气走,发疽而死。“超人”变成了孤家寡人,能不败吗?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A
④欣赏别人,不是恭维、吹捧,更不是无原则的夸奖和投其所好的精神按摩。欣赏别人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真实和来自内心的真诚,是心口如一的赞美,是对别人优点的肯定和认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双慧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万物都有瑕疵,没有“慧眼”的人,看到的只有“瑕疵”;有“慧眼”的人,看到的是“瑕疵”中的美。正如罗丹所说:“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人都有缺点,当然也有优点,关键看你有没有发现和欣赏别人优点的智慧,这智慧就是海纳百川的宽容和气度。花放在懂得欣赏的人面前,才显得美丽。正如有人所说,一棵树,若花不好看,也许叶子好看;花叶都不足观,也许枝干错落有致;花叶枝干皆不中看,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远远地看起来,流露出几分美感。只要你肯去欣赏它,总可以发现它的美。
⑤真诚地欣赏赞誉别人,可以“以人为镜”,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可以调动别人的积极性,让自己的事业变得更辉煌;可以拉近人的距离,让社会变得更和谐。
⑥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让我们学会欣赏别人吧!
【注释】①选自《杂文月刊》,有改动。
11. 与选文“欣赏”的含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敷衍客气的表扬 B. 有所需求的恭维
C. 客观公正的评价 D. 内心真诚的赞美
12. 将下面的材料加入选文A处恰当吗?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西晋左思,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可惜出身贫寒,名气低微,未受重视。当初,大文学家陆机也想写《三都赋》,听说左思在写,感到好笑,在给陆云的信中说:“这里有一个粗鄙之人,想写《三都赋》,等他写成后,我将用来盖酒瓮。”陆机文采倾动一时,却无度量、格局欣赏别人,让人叹惋。后来,他读到左思的《三都赋》后,认为无法超越,只能搁笔不写。
13. 请联系上下文,补写选文第一段画线处的内容。
14. 某同学说:“我想变得更优秀,但周围的同学都很平凡,不能成为我学习的榜样。”请运用选文观点,给该同学提两条建议。
【答案】11. D 12. 恰当,这段材料中陆机最初轻视左思,不欣赏其创作,后来却被左思的作品折服,与选文所论述的善于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以及要有度量、格局等观点相契合。通过陆机的例子,可以进一步论证不懂得欣赏别人的人会错失机会,而拥有欣赏别人的智慧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3. 示例:欣赏别人大多是鸡蛋里挑骨头,很少见到赞人真心实意。
14. 示例:①同学,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是可能还没被你发现。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身边同学的闪光点,真诚地欣赏他们,你会从中获得成长。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只看到同学平凡的一面,要用包容和积极的心态去欣赏他们,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从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作答此题,首先需要明确选文中“欣赏”的含义。结合④段“欣赏别人,不是恭维、吹捧,更不是无原则的夸奖和投其所好的精神按摩。欣赏别人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真实和来自内心的真诚,是心口如一的赞美,是对别人优点的肯定和认可”可知,文中强调的欣赏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来自内心的真诚,是对别人优点的肯定和认可,并非是敷衍、有目的的恭维或不客观的表扬。
A. “敷衍客气的表扬”不是真心的,不符合文中“欣赏”的真诚内涵;
B. “有所需求的恭维”带有功利性目的,不是真正的欣赏;
C. “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是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不一定包含内心的真诚赞美和肯定;
D. “内心真诚的赞美”符合文中所强调的欣赏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优点的肯定和认可;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据补充。
首先明确:恰当。结合材料“西晋左思,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可惜出身贫寒,名气低微,未受重视。当初,大文学家陆机也想写《三都赋》,听说左思在写,感到好笑,在给陆云的信中说:‘这里有一个粗鄙之人,想写《三都赋》,等他写成后,我将用来盖酒瓮。’陆机文采倾动一时,却无度量、格局欣赏别人,让人叹惋。后来,他读到左思的《三都赋》后,认为无法超越,只能搁笔不写”可知,材料主要讲述了西晋左思写《三都赋》起初不被陆机看好,陆机甚至加以嘲笑,后来陆机折服于左思的作品而搁笔不写,突出了陆机没有度量和格局去欣赏别人。内容上,与前文刘邦和项羽的事例相呼应,都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故事来展现不懂得欣赏别人的弊端。主旨上,与文章强调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的主题一致,陆机的例子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强化这一主题。此外承接上文的论证,为下文进一步阐述欣赏别人的真正内涵做铺垫,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和有力。因此,该材料加入选文A处恰当。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景补写。
结合①段“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人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许。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欣赏自己,自夸自赞者多;欣赏别人,夸人赞人者少。君不见,在当下常有这么一种现象:欣赏别人大多是敷衍客气而已,很少见到赞人具体优点和长处”可知,空缺处前面指出欣赏别人大多敷衍,很少赞人具体优点和长处这一现象;结合①段“彼此之间因见解不同、观点不合,便唇枪舌剑,嘲讽揶揄对方,甚至口出狂言,有失风范”可知,空缺处后提到因见解不同便唇枪舌剑等现象。因此处应填写与不欣赏别人、相互攻击相关的内容,在语言风格上应与前文保持一致,简洁明了。可据此拟写:欣赏别人大多是尖酸刻薄,很少见到包容理解。或欣赏别人大多是吹毛求疵,很少见到真心认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作答此题,要回顾选文观点,结合④段“人人都有缺点,当然也有优点,关键看你有没有发现和欣赏别人优点的智慧”、⑤段“真诚地欣赏赞誉别人,可以‘以人为镜’,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等内容可知,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闪光之处,要真诚赞美他人,学会欣赏他人,进而促进自己进步。选文意在强调要善于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欣赏赞誉别人能让自己更优秀等。针对该同学认为周围同学平凡不能成为榜样的观点,指出其错误在于没有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的优点,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注意语言得体,表达明确。
示例:同学,你想变得更优秀的想法很好。但你觉得周围同学平凡,这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发现和欣赏的智慧。给你两条建议:调整心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不要只盯着同学的平凡之处,要努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同学可能很善良、乐于助人,有的同学可能很勤奋、努力,这些都值得你学习。此外,要有海纳百川的宽容和气度,放下成见和偏见。即使同学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够出色,但可能在其他方面有独特的优点,只要你愿意去欣赏,总能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