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4
分)
18.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
石壕吏(节选)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郎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乙】
新安吏(节选)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傅。白水暮东流,青山犹灵声。
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文: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途经石壕、新安和潼关三地,目睹现实,写下了著名的“三吏”。除此处所选两首诗外,杜甫所写的另一首诗应为《__________》。
小逸;是的,这两诗的“史”,都指小官、差役。诗人通过写小吏,反映安史之乱给贫苦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
小文:这两首现实主义诗篇在写法上有三个明显的相同之处。从主题上看,都体现了诗人_________与对黑暗社会的痛斥;从叙事角度看,两诗都采用第_______人称的写法;从情感表达的方式上看,两诗都通过_______表达思想感情
小逸:正是杜诗的这种写实手法与他一颗牵挂百姓、兼济天下的心,为我们展现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图景,他的诗是当之无愧的“诗史”。
小文:虽困不忘国忧。我们今天读杜诗,仍可真切地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人民浓烈的情怀。
答案:
(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4分)
18.《潼关吏》 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 第一人称 直接描写与议论结合的方式
(五)名著阅读。(6分)
19.①朱赫来
②乐观、坚强、勇敢、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③文段中的“悲剧”指的是保尔因疾病缠身,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可能面临无法继续从事革命工作的困境。
20.示例:如果我选择的话,我会选择选择性阅读。因为选择性阅读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我可以先从史记读起。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经典。这样的阅读会受到很强的阅读效果,增强了趣味性和知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