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百战奇略・信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8-12题。(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归长安,遣司马懿督张�A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①,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幡兵②适交,参佐③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
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④,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A,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选自《百战奇略・信战》)

[注释]①十二更下:即十分之二的将士换防离去。②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③参佐;参谋人员。④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攻下原国。可是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肉食者
之   深
远虑 
B.肉食者
   先帝不以臣卑


C.忠之
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D.以声势   两狼之驱如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同其他项不一样的是()(2分)
A.必以分人   B.何以战   C.以大信为本   D.以一当十
10、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
11、下列对两则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两文都采用了顺叙,条理清晰地记录了两场大战,如甲文先后写了战前准备、战中过程和战后分析,乙文依序写了战前决策、战斗过程及结果。
B.甲文中的曹刿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能详察敌情并抓住最佳时机;乙文中的诸葛亮令出必行,力排众议坚持只留下最精锐的八万士兵,最终蜀军一战而大胜。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手法,如甲文中以“肉食者”的浅薄鄙陋有力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乙文中则以蜀国参佐的不同意见衬托诸葛亮的言出必行。
D.甲、乙两文都详略得当,重在刻画曹刿和诸葛亮的战争策略,而对战争的场面则是概括性寥寥几笔,这样既可以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又避免了主次不分。
12、甲、乙两文都记述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请分别分析鲁国和蜀国取胜的原因。(4分)

答案:

8D  (D壮大;一起)
9B  (B凭借)
10、(1)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2)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那种‘得原失信’的作法,是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
11B
12、鲁国: 战前取信于民, 战中详察敌情并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击。蜀国: 尽管强敌来犯, 诸葛亮还是按原计划让该换防回家的两万将士如期回家, 以守信赢得了军心, 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
参考译文
乙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征讨蜀国,亲自从洛阳来到长安,派遣宣王司马懿督统左将军张�A所部及雍、凉二州等精兵二十万人,隐蔽进发,窥向蜀地剑阁。蜀国丞相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部队将有十分之二的人换防离去,留在战场的将士只有八万人。正当魏军开始布阵之时,恰值蜀军换防交接过程,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制胜不了对方的,因此纷纷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却说:“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那种‘得原失信’的作法,是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现在,换防该去的士卒已经迅速打点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则引领切盼而逐日计算着丈夫归来的时间。因此,目前我们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说完,便下令催促换防下来的士卒尽快启程返乡。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留下参加战斗;该留的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勉励说:“诸葛丞相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报答不完!”到了交战那天,蜀军无不拔剑争先,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击杀了魏将张�A,打退了主帅司马懿。蜀军一战而获大胜,这正是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所取得的成效。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6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