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万里行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西行二十里至兰州府
①。城东衢②路荡平③,直至坡下。目击园畦④丛薄⑤,点缀道旁,心为一畅。府城雄踞黄河南岸,五泉山在城南二里许,称名胜,游人不绝。城北黄流浩渺⑥,自西而东,有二十四舟为浮桥,束水若带,两岸铁索系之,复用集吉草⑦为巨绠⑧,维舟属桥,渡者如履平地。北岸多酒楼,开窗临水,南望城郭,林树如画。惟岸上山枯,草木不生,仅有番僧⑨寺宇耳。
(选自清祁韵士《万里行程记》)
【注释】①兰州府:清代行政区划单位,治所在兰州。②衢(qú):大路。③荡平:平坦。④园畦:果园,菜畦。⑤丛薄:草木丛生。⑥浩渺:水面辽阔。⑦集吉草:即芨芨草。⑧绠(gěng):井绳,泛指绳子。⑨番僧:指喇嘛。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
清冽(    )                (2)
折蛇行(     )
(3)五泉山在城南二里
(    )        (4)仅有番僧寺宇
(     )
16. 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自西而东,有二十四舟为浮桥,束水若带。
17. 请回答问题。
(1)【甲】文是怎样从视觉角度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2)【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遭贬之际,但两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心境?
 
 
 
答案:

15.(1)清凉 (2)像北斗星一样 (3)左右 (4)罢了

16.(1)河岸的形势,它们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让人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2)自西向东有二十四只船组成的浮桥,水流从桥上流过,如同一条带子。

17.(1)示例:甲文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和影子等景物,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小石潭水“清”的特点。作者看到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即鱼儿在水中游动时仿佛在空中一样,没有受到水的阻碍,这说明水非常清澈。同时,作者还描写了“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即阳光能够穿透水层,照射到水底的石头上,形成清晰的影子,进一步印证了水的清澈。

(2)示例: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通过描绘小石潭的清幽环境和自己的孤独感受,表达了他被贬后的悲愤和忧伤之情。他感到自己如同被遗弃的孤舟,漂泊在茫茫的江面上,无法摆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曾巩在《万里行程记》中,虽然也遭遇了贬谪的打击,但他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他欣赏兰州的自然风光,感叹黄河的壮阔景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在描述浮桥和酒楼等景象时,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州的繁华和热闹,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因此,两人的心境虽然都受到了贬谪的影响,但柳宗元更加悲愤和忧伤,而曾巩则更加积极乐观。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7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