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题)

(二)(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
           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代生
①汉字由起源到成熟体系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后期篆书、隶书等的绵延发展,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②古文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臀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其中,龟甲上的刻符,有形似眼睛的“目”字,还有像门的“户”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文字属性的符号之一。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恰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
③在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发现的象形、会意符号,与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的符号一样,属于早期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④古文字资料也证实夏王朝存在。学界梳理出的“王城岗――新密新砦――二里头文化”夏文化发展谱系,得到更多学者认可。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许多刻划符号,可以在甲骨文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据古文字学者研究,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楚简中“西邑”指的就是夏王朝。因为在周代文献中,周人称商王朝为“商邑”“大邑商”,夏商周时代都邑代表的就是“国家”。此外,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杞”“杞侯”等记载反映了夏人后裔在商代得到继封,说明夏王朝真实存在。又如,经王国维等论证,甲骨文资料印证了《史记・殷本纪》商族先公先王世系的可靠性,而诸多先公乃至甲骨文的“成唐”“大乙”――商汤,既是商代开国君王,又曾是夏代部族首领。这足以说明,甲骨文、金文等资料是印证夏王朝确不可疑的重要证据。
⑤古文字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即赋予字形以丰富文化内涵,正确解读古文字,是了解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文”字为例,字形本义是胸有文身,体现了古人审美观念。《尚书・尧典》中记载尧的品格“文”(以文为美,强调和谐)与陶寺遗址扁壶的“文”字密切相关。“文”成为那个时代的重要标识。西周文王之“文”就借鉴了“文”的内涵,后来他又在“文”的理念基础上创立了礼乐文明制度。尚“文”之风不仅影响周代社会风貌,还持续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由文身之俗到“文”字之形,再到审美与理念,“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意义重大。
⑥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但每个时代的特点并不相同,这在古文字的形体演变和记录中有所体现。中国文字的发明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文字的使用与农耕祭祀和祖先崇拜有密切联系。比如,甲骨文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祭祀的文字,与宗教祭祀、王朝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大量的铭文记录了周人对祖先的祭祀,他们虽然信仰天命却不迷信天命,反映出更多理性精神,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兄弟孝友,父子和谐,等等。战国时期的文字与商和西周的文字有着极大不同,其书写风格和字形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用字之法也有不同,而文字书写的特点正是百家争鸣的体现。
⑦因此说,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揭示古文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丰富思想和历史价值,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入探究古文字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篆书、隶书等古文字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记载“杞”“杞侯”“成唐”等的甲骨文资料是印证夏王朝确不可疑的唯一证据。
C. 战国时期的文字书写风格和字形呈现多元特点,与商和西周的文字有着明显不同。
D. 只要深入探究古文字深刻的文化意蕴,就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21、为什么说“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分)
22、文中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
23、本文论述思路严密。请以文章第②~④段为例进行分析。 (4分)

答案:

20. C
21. “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这一说法,是因为古文字在承载历史与文化、反映文明起源与发展、证实历史存在、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以及体现早期文明特点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工具。    
22. 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甲骨文、铭文和战国时期文字的不同特点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如甲骨文记录商王占卜、祭祀,铭文反映周人理性精神及人际关系,战国时期文字书写风格的地域差异和多元特点等,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古文字的使用体现了早期文明的特点”这一分论点,使得论证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23. 这三段内容紧密围绕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展开:第②段介绍了古文字起源与中华文明同步,第③段介绍了早期文字的发展与文明社会的标识,第④段介绍了古文字证实夏王朝存在,从起源、发展到历史实证,层层递进,充分展示了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8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9: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