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诗歌中的意象,含情
意,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朝晖夕阴,
晨钟暮谷,对同一诗人,会因境遇不同而有别 
  

  浮云落日,野渡舟楫,对不同诗人,更有不一样的意趣。鉴赏诗歌,应当玩味意象,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2)诗歌中有“山”的雄壮。《望岳》中“  
     

  ,一览众山小”,展露出青年杜甫宏伟的抱负;《沁园春・雪》中“  
   

  ,原驰蜡象”,体现了伟大领袖博大的胸怀。
(3)诗歌中有“水”的柔情。“  
   

  ,万里送行舟”,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君问归期未有期,
     

  ”,是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黄梅时节家家雨, 
    

  ”,是赵师秀对友人的期盼。
(4)诗歌中有“花”的美丽和希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
  

   ”,尽显生命勃发的本色: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千百年来激励着人们,面临困境,不改初心!(5)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自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人们反复着色,
                      ;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

1、根据第
(1)段文字的语境,完成下列各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含情蓄意(     )(1分)
 
(2)画线的成语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应改为“______”(2分)

(3)画横线的“逗号”应改为______ (1分)

2、根据语境,在第(2)―(4)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9分)

3、最适合填入第(5)段画横线处的一句是(   )(2分)

A. 如同一幅风格明亮艳丽的中华田园画卷

B. 幻化为华夏儿女记忆中的一抹美丽底色

C. 好像一曲韵味悠远绵长的中华山水歌谣

D. 成为华夏儿女心中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

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类形象: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身上又有不能被忽视的东西。作者创作这一类形象,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深思和社会的关注。4、以下关于这一类形象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年轻时,因放荡挥霍,被迫离家:老年归来,依然穷困潦倒,最终被兄嫂厌弃。作者的目的是借他的经历启示读者:自己不努力,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行不通的。

B. 《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聪明能干,充满活力;成年后,迟钝木讷,恭顺卑微,成为“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封建道德的束缚,是他生命活力慢慢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C. 《骆驼祥子》中的“高妈”:她处于社会底层,有不幸的经历;她为人精明,向处境不如自己的人放贷,赚取一点微薄的利钱;她不乏底层人的善良和朴实,是生活的重压教会了她生存的技能。

D. 《老王》中的“老王”: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他都是一个社会底层人,身世孤苦,身体残疾,除了一辆三轮车,他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但他纯朴、厚道、善良,得到作者及其家人的同情、尊重和感激。

“孝”,小篆写作“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题)  ”,用小孩扶侍老人的形象来表达“孝”的原意。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缘关系,但又不限于血缘关系,而会延展至对族群、国家、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文祖先和历代先贤。清明节对黄帝炎帝、革命烈士的祭祀,端午节对屈原的祭祀等,不仅使个人虽死犹生,还具有激励后人的力量。5、语言实践活动(12分)

活动一:洋洋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洋洋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3分)
对联
1: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对联
2:诗文馨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绽芬芳选  
         ,理由:
                                        
 

活动二: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有关吗?结合下面两幅漫画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积累运用(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题)

活动三:班会就“清明祭祖”话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繁琐,意义不大。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想法。(5分)

答案:

1、(1)xù    (2) 谷    鼓     (3) ;
2、①会当凌绝顶; ②山舞银蛇; ③仍怜故乡水; ④巴山夜雨涨秋池;  ⑤青草池塘处处蛙;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 ⑦浅草才能没马蹄;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 ⑨柳暗花明又一村;   3B    4A5、活动一:选对联2,爷爷年满六十退休,而对联1中“古稀”指人年七十,故不合适,对联2中“诗文”“桃李”都能体现爷爷“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送给退休的爷爷赞美其职业成就最为合适。活动二:我认为在互联网技术、交通方式发达的今天,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无关。图1中,妈妈、孩子虽与家中老人共处一室,咫尺距离,但各自沉迷手机,让老人做家务,并没有尽孝道;图2中,一家三口通过视频与老人祝酒言欢,让老人得到幸福的陪伴,虽天各一方,但其孝心溢于言表。活动三:我认为我们应当继承“清明祭祖”这一传统节日习俗。如材料所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清明祭祖”这一活动,对于我们先人而言,正所谓“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节日正式的祭祖,可以令逝去的先人继续被我们铭记。此外,祭奠祖先、先烈,也能让我们得以寄托哀思,宽慰自己,甚至从中获取精神力量。所以,我认为,即便在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也应继承“清明祭祖”这样的传统习俗。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3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7: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