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阅读(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题)

五、现代文阅读
班级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2022-2024年中国生物物种数据信息
年份
物种数量(个)
种下单元数量(个)
2022
125 034
13 259
2023
135 061
13 613
2024
141 484
13 880
(根据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整理)
材料二:
①2024年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近年来,我国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不断传来物种受威胁程度“降级”的消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物种受威胁程度划为7个等级: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
②通过实施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自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达到7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达到80只左右,去年新增野生东北虎幼崽20只、野生东北豹幼崽15只,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野生川金丝猴种群数量从2002年1.4万只增加到目前约2.5万只,受威胁程度由易危降级为近危
(摘编自“光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
材料三:
①据统计,全球有一半的GDP产出都与生物多样性有关:全球近40%人口的生计依赖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有50%以上的药物成分来源于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衣、食、住、行及文化生活。健康的环境意味着系统内所有组分(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种群等)均处于良好状态。但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率,使得生物多样性降低,地球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栖息地被破坏、人类过度采伐、外来物种入侵、全球气候变化这些因素仍在威胁着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②栖息地被破坏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物种被隔绝在支离破碎的环境中,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到阻隔,影响物种的繁衍。如西双版纳部分地区橡胶园取代森林之后,当地特有物种白颊长臂猿数量急剧减少,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摘编自“中青在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网站)
材料四
◎就地保护是在濒危生物原来的生活区域对其实施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栖息地对其进行的特殊保护和管理,也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设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应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摘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1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可知,全球的生物物种数量和种下单元数量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B.目前,我国野生川金丝猴种群与2002年相比增加了2.5万只,受威胁程度由易危降级为近危。
C.生物多样性价值巨大,全球绝大部分人口的生计依赖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正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
11.材料二中列举野生东北虎、野生东北豹、大熊猫等数量增加的事例,有何用意?
12.读完材料二,小妍认为既然野生川金丝猴物种受威胁程度“降级”了,那么保护工作可以取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三说说理由。
13.结合本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围绕白颊长臂猿的保护向西双版纳有关部门提三条合理建议。
班级开展“自然・感悟”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答案:
10.D 11.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或通过实施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12.不同意。因为地球的免疫系统已受到破坏,同时,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13.示例:①设立白颊长臂猿自然保护区:②将白颊长臂猿迁地保护;③政府部门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④加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保护环境和保护白颊长臂猿的意识。(答出三条即可)
【导语】这篇非连续文本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整合了四则材料,内容丰富全面。材料一以数据形式直观展示了中国生物物种数量的增长,材料二、三分别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现状与原因,材料四则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各材料之间联系紧密,逻辑清晰,共同构成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面阐述,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该主题,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10.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由材料一中“2022-2024年中国生物物种数据信息”可知,这些数据仅反映了中国在这一时间段的生物物种数量和种下单元数量的变化,并未涉及全球范围的数据。
B.有误。由材料二第②段中“野生川金丝猴种群数量从2002年1.4万只增加到目前约2.5万只”可知,这里描述的是种群数量的增加量,即增加了约1.1万只(2.5万-1.4万),而不是与2002年相比增加了2.5万只。
C.有误。由材料三第①段中“全球近40%人口的生计依赖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可知,这里描述的是近40%的人口,而非“绝大部分人口”;
故选D。
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题目要求解析材料二中列举野生东北虎、野生东北豹、大熊猫等数量增加的事例的用意。这需要我们理解这些事例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支持文章的主题和论点。
由材料二列举了野生东北虎、野生东北豹、大熊猫等数量增加的事例可知,这些事例是用来具体说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联系材料二中“通过实施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可知,这些事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12.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概括。
由材料三第①段中“但是,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率,使得生物多样性降低,地球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栖息地被破坏、人类过度采伐、外来物种入侵、全球气候变化这些因素仍在威胁着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可知,尽管野生川金丝猴物种受威胁程度“降级”了,但地球的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多种因素如栖息地被破坏、人类过度采伐、外来物种入侵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仍在威胁着包括野生川金丝猴在内的众多物种的生存。由此阐明观点:不同意小妍的说法,并进行阐述。
13.本题考查建议。本题要求结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题学习活动,针对白颊长臂猿的保护向西双版纳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在回答时,需要参考材料四中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并结合白颊长臂猿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示例:(1)建立白颊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2)加强白颊长臂猿迁地保护,建设相关动植物园。(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白颊长臂猿保护的认识。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午1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