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科学与文学的互补》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
现代文阅读(

) (12

)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15

17
题。
科学与文学的互补
梁 衡
我们研究科
学文学
,首先要弄清它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科学需要不需要文学,文学需要不需要科学?它们之间有无必要结合?
可以肯定地说,科学需要文学。科学的任务是揭示大自然的规律,这些规律常见常用,须臾不可离开的,但要去理解它却很难。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工作,谁去管他天上行星的开普勒定律呢?早晨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谁还去探
究这是水的表面张力呢?如果每见一个现象就要探出一个理
,那就太累了。虽然不必人人去探究这些自然道理,但总得有一部分人去分工研究它,这样我们在大自然中才能取得更多的自由。而且科学家们已弄清的道理还应该在社会上普及,这样社会文明程度才会提高,但科学道理像一个内慈外严的师长,像一个一片忠心却又一脸冰霜的仆人,不怎么讨人喜欢。因此怎样普及科学知识,强化科学意识,并让民众自觉接受,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扭力足可补科学道理的艰涩枯燥之憾。
从科学工作者的角度说,文学是人学,生死与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而科学
家因为工作的枯燥
,便常被误解为感情的贫乏。一般来讲,实验室不是流血的战场,所以生死的考验、壮烈的牺牲也不多见,因此科学家的生活就更鲜为人知。长期以来,科学人物的地位总是不如政治人物高,科学家总是不如勇士、才子引起人的关注。这种观念的偏颇,必然会导致文化结构的畸形。对科学人物的事业和生活的反映,是科学宣传的一个重要侧面,这又需要文学来帮忙了。
欲立其业

必得其人。树起科学家的形象

塑造好他们的典型

吸引千千万万读者

这是对从事科学的人最好的奖赏

科学文学的熏陶也会产生出许多新的科学家。而事实上

科学家的生活也绝不像一般人理解的那样枯燥贫乏

缺少起伏波澜。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

其壮烈不亚于邱少云在烈火中献身;伽利略的冤狱达三百多年

教会对科学的压迫之烈

不亚于任何政治派别
间的压迫;诺贝尔的爱情悲剧可以使琼瑶小说大为失色;而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斯塔克
,投靠希特勒,对爱因斯坦的疯狂迫害,简直是秦桧对岳飞迫害的重演。只是因为科学真理的光辉常常掩盖了发现它的人物,那些简洁的原理一旦被世人确认,伴其发现过程的人和事就常被舍去。这些被舍弃的东西应该让文学去把他抬回来,对科学事业以后的发展却极有用。
从文学的角度说,文学每日每时都在寻找着真善美的东西,寻找着永恒的主题。作品为追求自身的生命力,总是寻找永恒的主题,寻找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和航标灯似的人物。这就是一些大的战争、事件、历史人物总是被百写不厌的原因。而科学真理的永恒及科学事件的影响,不亚于这些科学原理及历史事件。虽然岁月已过去千百年,但我们还在伽利略、牛顿所揭示的物理世界里,达尔文所揭示的生物世界里生活。这才是一个被忽略的永恒的题材,只是历史观的偏狭和这些题材难于驾驭,使一般作家不愿去涉猎,才造成科学文学的歉收。克服这层障碍,恰如其分地将自己
的作品附在科学真理的大树上
,那么文学之藤就会蒙络摇缀,长青不枯的。许多成功的文学作品,如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就是例证。
科学领域中发生的人物、事件及其真理,与文学创作中所追求的人物、事件、主题有相似之处,按照相似原理,两事物间的相似点就意味着一种新事物的生长点。在文学和科学这两大学科间的广阔地带上诞生的科学文学,必然表现出杂交互补的优势而有强大的生命力。
(
选自《论科学文学》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
  
)
A.
生活中

多数人只关注现象

不探究其中的道理

探究规律的工作不需人人都做。
B.
外表严肃

内容艰深

使科学不易为常人接受

而科普类文学作品更具有亲和力。
C.
科学家工作枯燥
、感情贫乏,所以他们的生活不太受关注,地位不如政治人物高。
D.
里程碑式事件和航标灯式人物受作家青睐

但重要的科学事件和人物常不在其列。
1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
A.
科学家的生活也有波澜起伏的一面

科学领域也像其他社会领域一样有火热的斗争。
B.
文学界对科学题材认识不足

能驾驭科学题材的作家少

都是科学文学丰收的障碍。
C.
科学领域与文学领域既有很多相似点

又各有优势

因此

科学文学会有光明前景。
D.
文学要恰如其分地定位自身

以科学为主体

依附于科学的大树

才能够繁荣发展。
17.
文学和科学的互补体现在哪些方面?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C
 16. D
17.
科学普及需借助文学克服艰涩枯燥

科学家形象需要文学去塑造褒扬

文学在科学中可以找到永恒题材。(

6
分。每点
2

)

本文来自网友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语文君语文君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下午8:26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下午8:26

相关推荐